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王通守传易数》
《上王通守传易数》全文
宋 / 刘学箕   形式: 古风

大哉皇羲古神圣,八卦始画天地辟。

乾效于天坤法地,六子运用眇难测。

天理人文一宣朗,万化昭然从此出。

发明荐更三圣手,动静机缄皎如日。

自从战国周纲颓,是道亦几乎暂息。

汉儒众说徒专门,后世可闻无几及。

传流吾宋盛文物,学老儒宗相继述。

濂溪伊洛绍韦编,数至邵公精算策。

祗今南渡九十年,统会宗元孰探赜。

恭惟先生蕴其秘,口不宣言藏以臆。

愚虽不敏敢敬请,愿执门墙洒扫役。

先生学识际天人,先生手提六经笔。

俯察仰观关键透,虚激寸心参太极。

不鄙愚昧谓之进,启迪狂迷窥奥阈。

他年衣钵得亲传,誓言力造神明德。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学箕所作,名为《上王通守传易数》。从诗的内容来看,刘学箕在此颂扬了王通对《易经》的研究与传承。

首句“大哉皇羲古神圣”表明作者对于古代圣人皇羲的崇敬之情,认为其创作八卦、开辟天地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意义。接着“乾效于天坤法地”进一步阐述了易经中乾与坤两卦对应天地的哲学思想。

诗人还赞扬了古代圣贤们运用六十四卦来解读宇宙万象的智慧,以及他们对于天道与人文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并且,作者提到了从战国时期到汉朝,儒家学者对易经的诠释,虽然后世能闻者不多,但宋代的情况有所复兴。

刘学箕在诗中还提及了濂溪、伊洛等地的儒学传承,以及邵公(邵雍)的精算策,对这些文化遗产给予高度评价,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先生学识深厚,手不释卷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成为先生门下弟子,虚心学习易经,以期望得到真知灼见。全诗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古圣先贤智慧的追求,以及个人对于学问修养的渴望和决心。

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刘学箕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也表现出他对易经哲理的精通和内在的情感共鸣。诗中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 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以及个人修养的决心,都透露出诗人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刘学箕

刘学箕
朝代:宋   字:习之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猜你喜欢

送人还嘉禾

梅关向梅里,怀土意凄其。

越鸟多南客,蛮花少北枝。

无媒惟橘柚,有子尽相思。

慷慨难为别,追寻未可期。

(0)

水调歌头.中元夜偕子彰踏月,约用坡仙韵

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0)

张仲宗有诗怀归因次其韵勉之

相逢无日不怀归,又是春山听子规。

休叹豺狼迷道路,似闻貔虎仆旌旗。

那从薄俗求青眼,还向高堂念白眉。

南望孤云应目断,殊方岁月易推移。

(0)

尸解颂

顶上雷声霹雳,混沌落地无踪。

今朝得路便行,骑个无角火龙。

(0)

断云

断云西南来,好风东北去。

翩然两无心,空中忽相遇。

化为一尺雪,照我亭前路。

昔者甚可怜,今来渺无处。

故人多勌色,留我不少住。

羁愁动中肠,疾病增百虑。

虚庭著明月,皎皎如积素。

不见乘鸾子,空怀旧烟雾。

(0)

凌歊晚眺

故乡南望几时回,落日登临眼自开。

倚杖独看飞鸟去,开窗忽拥大江来。

伤心不见姑溪老,抱病聊寻宋武台。

岁晚无人吊遗迹,壁间诗在半灰埃。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