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径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莎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的家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寂寞的意境。诗人方岳以其特有的笔法,将读者引入一个既有生机又不乏淡远的山野小径。
首句“野径深藏隐者家”直接点出了主题,隐者的家被深深地隐藏在了野径之中,给人一种逃离尘世的感觉。紧接着,“岸莎分路带溪斜”则描绘出一幅溪水与道路交织的画面,生动形象。
第三句“马蹄残雪六七里”通过对残留在路上的积雪的描述,再现了冬日山野的宁静与寒冷。紧随其后的“山觜有梅三四花”则是对山中梅花的一笔带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冬天里那一点点生的气息。
下片开头,“黄叶拥篱埋药草”通过黄色的枯叶覆盖着围栏和药草的景象,表现出秋季山野的一种萧瑟感。紧接着,“青灯煨芋话桑麻”则描绘了一幅隐者夜晚生活的情景,不仅有了时间的推移,更增添了一份家的温馨。
最后两句“一生烟雨蓬茅底, 不梦金貂侍玉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对于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再有所追求,只愿意在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幸福。
方岳此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境。它不仅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歌颂,也反映了诗人本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泊与超然。
宪郎早是诸侯客,宅相须兴内氏家。
徙舍曾闻习俎豆,行台今见重才华。
名门已道从张掖,逸足端知产渥洼。
绣斧喜来初奉檄,板舆迎去欲看花。
深冰自跃供江鲤,常日仍思致海鲑。
禁脔羹辞璚面兽,贡馀汤献锦文瓜。
怡声即有平安报,按部宁令造次差。
豸角剡霜书载续,雀牙行路俗休哗。
固应反哺宜栖柏,亦复承恩拟泛槎。
会著瑶池亲赐宴,玉桃三熟寿无涯。
古有富者家暴亡,众奴同谋杀其孤。
一奴匿之负以走,财实累尔儿何辜。
孲■虽小是奴主,簿书不敢欺豪铢。
哺之朝夕乳湩流,不忍去手声呱呱。
置儿床上拜床下,奴以死奉甘劳劬。
天听不远事竟白,天子有命行赏诛。
一奴宠荣众奴戮,却从主人归故庐。
双乘青骢御史马,犹执旧礼谦若虚。
寄谢悠悠天下士,未可容易轻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