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明月客中好,云气洗长天。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
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
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
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
这首《水调歌头》描绘了中秋之夜与友人共赏明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情感。开篇“明月客中好”,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月色与异乡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接着“云气洗长天”,以云洗天空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引出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
“他乡风景依旧,圆缺数频年”两句,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下来的“秋草染成深绿,但见流萤闪火,清极不知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凉意的秋夜图景,流萤的闪烁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傍水更零乱,倒影碧波间”则通过水边的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镜像,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最后,“泥良夜,携俊侣,不须眠”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美好夜晚相携而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快乐,无需沉睡,因为这样的时刻值得永远铭记。
“人间好事,但愿修到月长圆”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人间的一切都能如同满月一般圆满。结尾“删尽悲思惊恐,铲尽繁华尘俗,清福此身全”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世俗杂念的愿望,追求一种纯粹的幸福。“问月月无语,相对更娟娟”则以月为伴,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的心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
世业儒,出家破山寺。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过湖。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
有《颂古诗》行世。
月光欲没花含烟,岭头游客愁不眠。
池中小莲新贴水,林外轻桃带露鲜。
隔墙近在谁家子,婉转歌声常入耳。
吴趋未下楚姬迎,玉笙初罢文箫起。
银河烛影夜沉沉,宝笙兰薰香十里。
共道千金买醉宵,何知孤客怜春芷。
怜春芷,叹春声,惨切流莺暗自惊。
关河北去人如□,只是相思一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