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末寄武昌一公》
《秋末寄武昌一公》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见说武昌江上住,柏枯槐朽战时风。

知师诗癖难医也,霜洒芦花明月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chānggōng
táng / guànxiū

jiànshuōchāngjiāngshàngzhùbǎihuáixiǔzhànshífēng

zhīshīshīnánshuānghuāmíngyuèzhōng

翻译
听说在武昌江边居住,那里曾经饱受战乱风雨侵蚀。
知道你对诗歌的热爱难以治愈,月光洒在白茫茫的芦花上,照亮了你的诗心。
注释
见说:听说。
武昌江上:武昌江边。
柏枯:柏树枯萎。
槐朽:槐树凋零。
战时风:战乱时期的风雨。
知师:了解你。
诗癖:对诗歌的痴迷。
难医也:难以治愈。
霜洒:月光洒落。
芦花:芦苇花。
明月中:明亮的月光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萧索的秋末景象。"见说武昌江上住,柏枯槐朽战时风"一句,通过对武昌江畔生活场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战乱后遗留下来的荒凉气息的感受。柏树、槐树都已干枯,这种自然界的衰败与“战时风”相呼应,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历史感。

"知师诗癖难医也,霜洒芦花明月中"一句,则转向了对友人(知师)的关怀。这里的“诗癖”不仅指诗人的才情,更可能暗含着一种无法治疗的心灵创伤或是生活的苦恼。而“霜洒芦花明月中”的景象,既美化了秋夜的宁静,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淡远之感。霜露沁涩,芦花在清辉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凄凉,这种景致与诗人的情怀相契合,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心境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冬夜宿崇觉寺

长年疲道路,此夕款山门。

定后除僧榻,灯前具客餐。

天空馀雪色,地僻断尘喧。

明发驱车去,幽怀那可论。

(0)

一卧经旬日,萧然雨鬓疏。

瘦腰怜沈约,病肺叹相如。

客梦悬孤枕,乡心绕旧庐。

况堪家万里,十月阻音书。

(0)

送潘侍御去华赴谪岭南

君不见韩退之,潮阳一贬八千里。

直谏惟知佛骨非,雄躯岂惮蓝关死。

又不见唐子方,朝来抗疏夕投荒。

豪吟慷慨过滩浦,不道英州是瘴乡。

爱君忧国男儿事,世路艰难那复计。

田郎欲绝邹生交,忠谊相期固宜尔。

潘君才著惠文冠,立朝丰采动台端。

批鳞偶触龙颜怒,谪居犹荷主恩宽。

此时岭海地不恶,君去何须愁索寞。

珠江秋水照人清,尘缨且向江头濯。

粤王台高古木苍,韩山浈水遥相望。

退之子方俱已矣,至今山水留辉光。

知君到日耽吟眺,气吸沧溟喷南峤。

登台长啸海天空,临风时把韩唐吊。

(0)

送尹昆润之漳州

寒冬雪满黄金台,谁怜此日离尊开。

客中送客难为别,尊前起舞独徘徊。

忆昔看花正春早,弟兄并驾长安道。

一时意气薄云霄,过逢把袂宽怀抱。

炎天风雨共栖迟,倏忽秋高鸿雁悲。

时光荏苒随流水,兄弟纷纷渐别离。

嗟君与我多留滞,岁晚凄凉苦羁思。

趋朝尚得两相看,索居更喜时相慰。

只今见尔驱车行,愁余落寞空含情。

骊歌一曲堪肠断,临歧杯酒宁辞倾。

君行直向梅关路,过家春色应无数。

开尊莫恋竹林欢,闽海苍生望霖雨。

(0)

秋怀

灵关秋色白榆多,九月霜飞黑水河。

天外雁鸿嗟阻滞,篱边松菊怨蹉跎。

南来邛塞无烽燧,西报临洮走橐驼。

此日三秦忧不细,禁中亲诏出廉颇。

(0)

游万州岑公祠

天开洞壑倚层湍,见说周人自考槃。

瑶草岁深凝作石,流霞春暖液为丹。

峰头鹤度三山渺,江上涛飞两月寒。

碧海玄洲何可遇,白云空自长琅玕。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