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关秋色白榆多,九月霜飞黑水河。
天外雁鸿嗟阻滞,篱边松菊怨蹉跎。
南来邛塞无烽燧,西报临洮走橐驼。
此日三秦忧不细,禁中亲诏出廉颇。
灵关秋色白榆多,九月霜飞黑水河。
天外雁鸿嗟阻滞,篱边松菊怨蹉跎。
南来邛塞无烽燧,西报临洮走橐驼。
此日三秦忧不细,禁中亲诏出廉颇。
这首《秋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灵关秋色白榆多”,以“灵关”点明地点,秋色渲染氛围,白榆的繁茂展现出秋天的丰富与生机。接着,“九月霜飞黑水河”,将时间推进至九月,霜降已至,河水因寒冷而显得更为深沉,画面感强烈。
“天外雁鸿嗟阻滞,篱边松菊怨蹉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雁鸿与松菊分别象征着远方的旅人和自然界的植物,它们各自在季节更迭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
“南来邛塞无烽燧,西报临洮走橐驼”则转向边疆,描述了边塞的宁静与动荡并存的景象。邛塞与临洮两地,虽无战事(“无烽燧”),但仍有商队(“走橐驼”)往来,展现了边疆贸易的繁荣与和平共处的一面。
最后,“此日三秦忧不细,禁中亲诏出廉颇”揭示了诗人的深层忧虑。三秦之地,指的是古代的三个区域,这里泛指国家的安危。诗人担忧国家的未来,甚至想到了启用老将廉颇,以示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与忧虑之深。
整体而言,《秋怀》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边疆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