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忆不成寐,三更闻乱砧。
故人千里梦,长夜九秋心。
月暗啼乌急,阶空落叶深。
何时一樽酒,重与共披襟。
相忆不成寐,三更闻乱砧。
故人千里梦,长夜九秋心。
月暗啼乌急,阶空落叶深。
何时一樽酒,重与共披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赠徐二》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相忆不成寐”,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因思念之情而难以入眠的状态,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三更闻乱砧”一句,以深夜的捣衣声作为背景音符,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也暗示了诗人所在之地与远方友人之间的距离,以及思念之情的强烈与复杂。
“故人千里梦,长夜九秋心”两句,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与故人在梦中相聚,却只能在长夜中寄托思念,心中充满了对秋天般漫长的等待与期盼。这里运用了“千里”、“九秋”这样的夸张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与等待的煎熬。
“月暗啼乌急,阶空落叶深”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又静谧的画面。月色暗淡,乌鸦急促地啼叫,台阶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最后,“何时一樽酒,重与共披襟”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畅谈心事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心灵慰藉的渴望。诗人期待着未来能够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分享心中的忧愁与快乐,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