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
《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衲经寒补杂缯,白云高寺遍寻登。

法身已见浮来佛,宗旨曾传化去僧。

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

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ēnchánshīqínguīkāiyuán
míng / gāo

shānjīnghánzēngbáiyúngāobiànxúndēng

shēnjiànláizōngzhǐcéngchuánhuàsēng

guīguòjiāngchéngshuíshīfàndìngjiùyuànxuándēng

míngcháoyìnghènqiānfēngwènléngjiāné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送恩禅师弟子勤归开元寺》描绘了一幅送别禅师与回忆佛法场景的画面。首句“山衲经寒补杂缯”,写出了恩禅师朴素的生活方式,即使在寒冷中也坚持修补衣物,体现了其修行的坚韧。次句“白云高寺遍寻登”,暗示了他们曾在众多高山寺庙中游历,寻找佛法的真谛。

第三句“法身已见浮来佛”,表达了禅师对佛法的深刻领悟,仿佛看见了佛陀的法身。第四句“宗旨曾传化去僧”,则强调了禅师曾经传授佛法给他人,使其得以传承。第五句“归过江城谁施饭,定依旧院自悬灯”,描绘了禅师归途中可能的景象,他在江城寻求供养,夜晚独自在旧院挂起灯火,显示出其孤寂而坚定的修行生活。

最后一句“明朝应恨千峰阻,欲问楞伽已不能”,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离去后的遗憾,想象他明日面对千峰阻隔,无法再向他请教深奥的佛法,流露出对禅师智慧的敬仰和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以送别禅师为线索,展现了禅师的修行历程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意。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厅事前一木屏墁圬洁白可爱因作松石图戏为绝句

云根露节映山青,十载春风紫禁庭。

却笑岁寒心事在,又随诗笔落临汀。

(0)

白头公手卷为沈材美题

堂上白头亲,花间白头鸟。

故色故人情,双成与春老。

(0)

晚坐有怀

白鹤暮归来,瑶琴未成曲。

梅花閒自开,佳人在空谷。

(0)

杂题六首·其六

茂树荫虚窗,晴烟蔽深壑。

林下独经行,藤花忽飘落。

(0)

馀清杂兴八首·其八

山远惜担重,日斜愁路遥。

太平甘食力,不是会稽樵。

(0)

送黄掌教

泮水官初满,临岐意黯然。

风云千里道,雨露九重天。

硕学推程颢,清才数郑虔。

愿言行莫缓,台阁正求贤。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