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小集郑儋州斋中》
《初秋小集郑儋州斋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一叶含风去,飘然堕酒杯。

病因秋气减,愁自雨声来。

散带须临水,鸣琴更上台。

凉蝉有高唱,天籁苦相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郑儋州的斋中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微妙感受。

首句“一叶含风去,飘然堕酒杯”,以一片落叶随风飘落,偶然落入酒杯之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饮酒的场景融合,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落叶的飘零,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失落或感慨。

接着,“病因秋气减,愁自雨声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秋天的寒意和雨水,不仅让身体感到不适,更引发了诗人的愁绪。这里的“病”字,既指身体上的不适,也暗含了心灵上的忧伤。秋雨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对人间愁绪的共鸣,增加了诗境的凄美。

“散带须临水,鸣琴更上台”则描绘了诗人想要借水边散步、琴声相伴来排遣愁绪的画面。这里的“散带”可能是指解开衣带,放松身心,而“临水”、“鸣琴”则是古人常用的抒情方式,旨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凉蝉有高唱,天籁苦相催”以蝉鸣和天籁之音作为结尾,蝉的高唱虽能带来一丝清凉,但似乎也在不断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岁月不待人的无奈。天籁之音,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深意的结尾,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自警

静退虽知趣味殊,终然习气未全除。

有无对境宜俱遣,梦觉何时解一如。

得力要须生处熟,用工最怕密中疏。

莫教草草匆匆去,却恐从前枉读书。

(0)

送薛沂叔过西湖

数亩松筠种不成,荒坛祭别酒频倾。

老天辜负归乡志,冷地寻思到世情。

日落关河孤鹤远,夜凉灯火小虫鸣。

应须趁取黄金在,买宅西湖住一程。

(0)

赠越僧意书记

一衲冰霜二十年,不知妙用自谁传。

心能转物方为佛,诗到名家亦是仙。

喜客稍宽沽酒禁,爱闲多结住山缘。

今冬约我西湖上,同看梅花坐钓船。

(0)

句·其二

莫道春随风雨过,化工昨夜到桑麻。

(0)

句·其一

蝴蝶似知春梦熟,穿巷飞度画屏东。

(0)

颂古四十八首·其二十二

问处何如答处亲,几人于此眼生筋。

兄呼弟应扬家丑,不属阴阳别是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