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人天外,危楼烟雨中。
三山凭槛接,一水挂帆通。
浪迹俱成幻,浮生并悟空。
壮游浑已倦,徒自愧长风。
野寺人天外,危楼烟雨中。
三山凭槛接,一水挂帆通。
浪迹俱成幻,浮生并悟空。
壮游浑已倦,徒自愧长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妙华庵的高楼之上,眺望太湖的景象。首联“野寺人天外,危楼烟雨中”,以“野寺”和“危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三山凭槛接,一水挂帆通”两句,通过“三山”与“一水”的对比,展现了太湖的广阔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浪迹俱成幻,浮生并悟空”这两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感悟。最后,“壮游浑已倦,徒自愧长风”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壮游生涯的疲惫与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与无奈。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太湖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先贤富贵重夸乡,况复哀荣感履霜。
三最诏书新予告,九原恩泽远生光。
老人竞醉金钱少,稚子争牵玉佩长。
荀令池头芳树在,栖鸡浴凤日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