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塔歌》
《天宁寺塔歌》全文
清 / 黄钊   形式: 古风

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坚作天子。

一囊舍利何方来,九州学校同时毁。

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复高。

传闻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动摇。

开山龙象鞭神力,狮座居然镇鳌极。

想当工匠执役时,邪许声中苦长日。

开皇缔造几太平,身崇俭啬宽徭征。

如何天性不悦学,独言释氏裁儒生。

佛书谶纬增诬饰,鬼仙禽兽俱荒忽。

《高僧传》里续奇闻,三十三枚剃头出。

塔铃万个摇丁当,大野风沙折白杨。

迷楼萤火弥山谷,不放阿傩舍利光。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黄钊的《天宁寺塔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的开头两句“般若寺中紫光起,普六茹坚作天子”,暗示了某种宗教事件或传说中的神圣转变,可能与佛教中的某位重要人物有关。接下来,“一囊舍利何方来,九州学校同时毁”揭示了舍利(佛祖遗骨)的出现导致社会动荡,学术文化受到冲击。

诗中对幽州古塔的描述尤为生动:“幽州古塔雄岧峣,二十七丈高复高”,展现了塔的壮观和历史的厚重。塔的来历和神秘力量被进一步渲染:“传闻石函乍安置,碣石山根恒动摇”,暗示着塔的建造蕴含着神奇的力量和预言。

“开山龙象鞭神力”象征着工匠们的艰辛劳作和塔的建立过程,而“独言释氏裁儒生”则表达了对佛教影响下儒家教育削弱的感慨。诗人批评了开皇时期虽然政治稳定,但皇帝对佛教过度推崇,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

后半部分通过“佛书谶纬增诬饰”和“鬼仙禽兽俱荒忽”揭示了佛教文献的神秘化和荒诞色彩,而“三十三枚剃头出”则可能是对舍利数量的夸张描述,增加了神秘气氛。

最后,诗人以“塔铃万个摇丁当,大野风沙折白杨”描绘了塔铃在风沙中的回荡,以及“迷楼萤火弥山谷,不放阿傩舍利光”表达对舍利光芒被遮蔽的遗憾,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神秘的宗教色彩。

作者介绍

黄钊
朝代:清

黄钊,字香铁,镇平人。嘉庆己卯举人,官翰林院待诏。有《读白华草堂诗》。
猜你喜欢

南屏山房

插天青壁障湖南,结屋何愁地主嫌。

绿树交阴连古刹,白云移影落虚檐。

源头引水惟刳竹,门里看山只捲帘。

更傍东篱閒采菊,悠然相对即陶潜。

(0)

题宋高宗荔枝图三首·其三

五国城头归梦迟,炎风闽海驻旌旗。

閒将荔子劳宸翰,知是天机出孝思。

(0)

百哀诗·其十六练伯尚

平生双眼高,伟论横四海。

骏骥腾霜蹄,翔鸾振文彩。

诗声追大雅,笔札轻阿买。

笑语回春风,诸生仰模楷。

(0)

同钱朝阳王友成燕杞楚材文阁分韵

琼林燕清欢,谈玄饮佳爵。

瀛洲春盎沃,壶天尽馀乐。

怡神合醉态,诗工韵愈博。

芳樽倒双玉,淋漓洒高作。

(0)

送周叔良往吴中

饯别乡关莫惨神,柳林丛里是通津。

江船打鼓行程客,水阁燃香乞巧人。

湖出小孤分楚汉,潮生扬子近淮秦。

到家记忆离群处,相送柴门月色新。

(0)

送钱塘侍父还沔阳

射圃双双赛挽弓,少年面似玉盘红。

结交同向来江左,送别还须入沔中。

写字晓临虞袐监,图山秋画米南宫。

人生聚散寻常事,莫把音书便不通。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