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沮高句骊,旧隶朝鲜地。
南闾并右渠,四部汉所置。
曩读班范书,略能观大义。
览兹箕田图,画井食其利。
七县设岭东,三州分牧使。
为问王险都,今昔应殊异。
甑山浿水间,指画穷奇閟。
东译史尚存,海舶遥相寄。
沃沮高句骊,旧隶朝鲜地。
南闾并右渠,四部汉所置。
曩读班范书,略能观大义。
览兹箕田图,画井食其利。
七县设岭东,三州分牧使。
为问王险都,今昔应殊异。
甑山浿水间,指画穷奇閟。
东译史尚存,海舶遥相寄。
这首诗描绘了沃沮和高句骊地区的历史变迁,它曾隶属于朝鲜,汉朝时期设有南闾和右渠四部。诗人通过引用班固和范晔的典籍,展现了对古代行政区划和治理的大致了解。接着,他聚焦于箕田图中的细节,描述了汉代在此地设立的七县和岭东的管理机构,以及三州的分牧制度。
诗人进一步思考,询问这个曾经的王险都邑如今是否与过去有所不同。他提及甑山和浿水之间的地理,似乎在探索这片土地的奇异之处。最后,他提到东译史的记载仍然保存,海外船只也通过这种方式保持着联系。
整首诗以历史考证和地理描绘相结合,表达了对朝鲜地区历史文化的好奇与敬仰,以及对时空流转中遗迹的感慨。李璋煜的笔触细腻,展现了清朝文人对边疆历史的深入理解和关注。
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
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风长日气远,六月有馀凉。
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
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
单衣蕉葛轻,软饭菘芥香。
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壶觞。
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
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
此地亦何为,岁时但烝尝。
君不见,马侍中,气吞河朔称英雄。
君不见,韦太尉,二十年前镇蜀地。
一朝冥漠归下泉,功业声名两憔悴。
奉诚园里蒿棘生,长兴街南沙路平。
当时带砺在何处,今日子孙无地耕。
或闻羁旅甘常调,簿尉文参各天表。
清明纵便天使来,一把纸钱风树杪。
碑文半缺碑堂摧,祁连冢象狐兔开。
野花似雪落何处,棠梨树下香风来。
马侍中,韦太尉,盛去衰来片时事。
人生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