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堂》
《北堂》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吾庐虽不华,粗有南北堂。

通廊开十窗,爽气来四方。

风长日气远,六月有馀凉。

儿女避不居,留此奉爷娘。

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

单衣蕉葛轻,软饭菘芥香。

无客恣卧起,有客罗壶觞。

今年得风痹,摩膏沃椒汤。

念终舍此去,故山松柏苍。

此地亦何为,岁时但烝尝。

(0)
注释
吾庐:我的房子。
华:豪华。
南北堂:南北两厅。
通廊:走廊。
十窗:十个窗户。
爽气:清风。
四方:四面八方。
风长日气远:风吹得日子漫长。
儿女:孩子们。
避不居:不愿居住。
爷娘:父母。
发如丝:头发细白。
单衣:单薄的衣服。
蕉葛:蕉叶葛布。
软饭:软糯的米饭。
菘芥:菘菜、芥菜。
无客:没有客人。
罗壶觞:设宴招待。
风痹:风湿病。
摩膏沃椒汤:涂抹药膏并喝椒汤。
终舍此去:最终离开这里。
故山:故乡的山。
岁时:每年。
烝尝:祭祀祖先。
翻译
我的房子虽然不豪华,但有南北两厅堂。
走廊上开了十个窗户,清风从四面八方吹进来。
风吹得长久,白天也显得漫长,即使六月也能感到凉意。
孩子们都不愿住在这里,只留下给父母居住。
父母的头发已如丝般细白,经不起寒暑的侵扰。
他们穿着单薄的蕉葛衣裳,吃着软米饭和带有菘菜、芥菜的菜肴。
没有客人时,他们随意躺卧,有客人来访则设宴招待。
今年他得了风痹病,用膏药涂抹并喝椒汤治疗。
想到最终要离开这里,心中怀念故乡那苍翠的松柏。
我们为何还留在这里?每年只是为了祭祀祖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北堂》,描绘了诗人对自己居所——北堂的简朴而舒适的环境的赞美。诗人强调北堂虽不华丽,但通廊开阔,十窗透风,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凉爽。他特意安排此处供父母居住,因为老人需要避免严寒酷暑。诗中还提及了父母的白发、轻便的衣物、清淡的食物以及与客共饮的场景。诗人因身体不适(风痹),家中备有膏药和椒汤疗养。最后,他表达了对故乡松柏苍翠的思念,以及北堂作为祭祖之地,每年仅在岁时之日进行蒸尝活动的意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菩萨蛮.闺晓二首·其三

春魂带梦扶难起。玉欹翠弱妆慵理。不用郁金油。

鬟云腻欲流。一双罗袜瘦。小凤娇红咮。

著罢立盈盈。兰阶无限情。

(0)

减字木兰花·其八赠杨正郎仪升霸州兵备副使

劝君且去。霸州岂是君居处。可惜文儒。

却使提兵盗贼区。人情风雨。不合当年曾荐汝。

闻说辞官。休负平生一寸丹。

(0)

红窗迥.入花丛抓鬓

撇小鬟,花径里。怕翠泥潮透,照顾凤头小履。

却被花姨调戏。放花梢相抵。鬟拨难安,飞蓬不理。

蝉翼轻施,却向花姨微詈。道自来、整冠避李。

怎援侬一例。

(0)

醉太平.护花灯

花明月暗。灯微风缓。怕来朝绣幕深馆。

失春风一半。流残绛蜡垂银蒜。须自把、铜虹换。

荑手剔来金蕊焕。污兰煤须盥。

(0)

忆帝京.丁未上巳

兰亭梓泽曾经处。消受画船箫鼓。

水次接流觞,石畔看娇舞。

走马杏花堤,烂醉辛夷坞。且莫道、酒龙诗虎。

只一枕、春酲停午。

浮白何时,踏青无伴,萧萧竹径销风雨。

红萼为谁妍,翠禽相对语。

(0)

蕙兰芳引.咏宋团扇画松石,和文友韵

团扇流连,镂满月影娥池小。

费尺素裁来,襟袖好风偏杳。

皴石枯松,研罨画、上林承诏。

想胭脂脱尽,宜对昭阳人悄。

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写生空表。只禁本生绡。

淡墨寒烟围绕。莫教持比,黄荃花鸟。

想袖来、频向荷凉轻舀。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