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殿已攒点,揽衣朝未央。
月低衔禁树,云薄护朝霜。
欲放鱼文钥,先含鸡舌香。
大昕鹓与鹭,奏事向明光。
内殿已攒点,揽衣朝未央。
月低衔禁树,云薄护朝霜。
欲放鱼文钥,先含鸡舌香。
大昕鹓与鹭,奏事向明光。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胡宿在清晨进入皇宫值勤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肃穆。
“内殿已攒点,揽衣朝未央。” 开篇即描绘了宫廷的早晨景象,内殿中已经聚集了许多等待上朝的官员,他们披衣起身,准备迎接新的一天。这里“攒点”形象地表现了官员们聚集的场景,“未央”则暗示了时间之早,还未到正午。
“月低衔禁树,云薄护朝霜。” 接着诗人以月落星沉、云层稀薄的景象,渲染出清晨的宁静与清冷。月光低垂,仿佛依附在禁树之上,而薄云则守护着地面的朝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
“欲放鱼文钥,先含鸡舌香。”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进入皇宫的仪式感。鱼文钥是古代的一种钥匙,形状如鱼鳞,象征着权力与尊严。诗人用“欲放鱼文钥”来描述打开皇宫大门的过程,充满了仪式感。同时,“先含鸡舌香”则暗示了在开门之前,空气中弥漫着香气,可能是用于净化空气或是增添仪式感的香料,增添了诗的意境。
“大昕鹓与鹭,奏事向明光。” 最后两句描绘了值勤官员们在明亮的阳光下向皇帝奏事的情景。“大昕”指的是清晨,鹓与鹭则是古代官服上的图案,象征着官员们的身份。在这里,它们被用来比喻值勤的官员们,他们在明亮的阳光下,恭敬地向皇帝汇报工作,体现了宫廷工作的严肃与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官员们在清晨值勤时的庄重与秩序,是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画卷。
故家寻钓鳌,遗俗问佛世。
喜逢十六人,不闻四句偈。
风姿如隐槃,服御乃古制。
开卷发遐想,瞪目得熟睨。
绝溪将安之,深厉浅则揭。
岸登植瘦策,石踞整坏毳。
预流逮无学,劝进惮劳勚。
岿然望等妙,迢递苦跋疐。
悠悠马不前,亹亹驾辄税。
弗悟燕安毒,遂失远大计。
双林受遗托,久视不得逝。
岂知古龙象,所向必超诣。
弗践极则处,弗到弗小憩。
朅来吊形影,相与话情契。
丁宁勇著鞭,同振木方袂。
访竹凌霜后,寻梅趁腊前。
春风方委曲,别乘忽腾骞。
处士不入府,客星仍受廛。
密斋容膝外,何处著壶天。
家山玉溪头,薰风水流烟。
小亭午梦馀,清耳晚树蝉。
本拟老林下,萧散无穷年。
岂知一左计,薄宦能几钱。
尘埃京毂底,僦舍万井连。
值此长夏热,愈觉归为贤。
故人忽念我,乐共湖山缘。
昨夜复大雨,乘凉吟欲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