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
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
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的生活情趣。"石友拳然万仞姿"中的"石友"指的是与石头为伴的隐者,"拳然"形容石头坚实而有力,"万仞姿"则是形容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竹君啸处一川漪"中,"竹君"指的是在竹林中的隐者,"啸处"即是竹风的声响,而"一川漪"则是在这清新的声音中泛起的水波,展现了竹林给人以宁静和灵感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写作的情景。"更无二客"意味着没有其他来访的朋友,而"随巾屦"则是在说没有跟随的仆从,只有诗人孤身一人。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下,"谁见先生觅句时"反映了诗人沉浸在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内心感受中,不为外界所打扰,全神贯注地寻找着诗歌创作的灵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宁静环境中寻求内心平和与文学创造的主题。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