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十二竹岩》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其二十二竹岩》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石友拳然万仞姿,竹君啸处一川漪。

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

(0)
翻译
石头朋友展现出万丈山峰的姿态,竹林中竹子的声响引起了一片涟漪。
没有其他宾客跟随他头巾和鞋子,谁能看见先生在寻找诗句的时候。
注释
石友:比喻石头如同朋友般有形态。
拳然:形容山势险峻、密集。
竹君:对竹子的尊称,犹如君子。
啸:竹子风吹过发出的声音。
川漪:江河中的波纹,比喻水波荡漾。
巾屦:头巾和鞋子,代指客人。
先生:对有一定地位或学问的人的尊称。
觅句:寻找诗句,指创作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闲适的生活情趣。"石友拳然万仞姿"中的"石友"指的是与石头为伴的隐者,"拳然"形容石头坚实而有力,"万仞姿"则是形容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竹君啸处一川漪"中,"竹君"指的是在竹林中的隐者,"啸处"即是竹风的声响,而"一川漪"则是在这清新的声音中泛起的水波,展现了竹林给人以宁静和灵感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更无二客随巾屦,谁见先生觅句时"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写作的情景。"更无二客"意味着没有其他来访的朋友,而"随巾屦"则是在说没有跟随的仆从,只有诗人孤身一人。在这样的宁静环境下,"谁见先生觅句时"反映了诗人沉浸在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内心感受中,不为外界所打扰,全神贯注地寻找着诗歌创作的灵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这宁静环境中寻求内心平和与文学创造的主题。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寄王监簿英孙

天柱西南隅,开窗见雪初。

野泉过湿竹,仙鸟下巢樗。

草长平新堑,门閒闭旧居。

他年宾从在,谁得入鸥书。

(0)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其四

石间道人影,见者恒髣佛。

浮云过列仙,与语呼之出。

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没。

含涕谢仙人,天地此终毕。

(0)

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其四

中年涉事熟,欲学唾面娄。

逡巡避少年,起秽不敢酬。

旁人吁已甚,自喜计虑周。

微劳消厚疚,浅辱胜深忧。

从知为下安,处上反无俦。

人生各有志,勇懦从所求。

(0)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0)

十八砺

挺挺大丈夫,为世一准则。

如何出处间,终始不明白。

四皓本周人,多为汉一出。

不终为周臣,身与道相失。

仅安汉社稷,暗堕张良术。

惟我则不然,一身无二适。

纵别生圣人,亦当死深密。

我出兴我朝,旧都建皇极。

今力未能之,昼夜祷空碧。

宣王车马来,一见死亦足。

(0)

十四砺二首·其二

六合漫空一网罗,驱徭椎剥极烦苛。

星辰错乱历无准,天地阴寒气不和。

汉室公卿周勃少,河梁朋友李陵多。

蹴然发叹悲风过,渺渺吴淞捲白波。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