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海摇光,玉山霏素,平临万井烟村。
嫩杨枝上,青帘高挂,飞来一缕春痕。
妙香生佛字,恍行入、桃源洞门。
花光照眼,花香染袖,花底醉游人。
禅院里、同登欢喜地,倚明窗西望,笑语欣欣。
云笺佳句,朱弦法曲,何殊桃李春园。
良辰容易过,且消受、香温酒温。
夕阳才没,半城凉月天未昏。
银海摇光,玉山霏素,平临万井烟村。
嫩杨枝上,青帘高挂,飞来一缕春痕。
妙香生佛字,恍行入、桃源洞门。
花光照眼,花香染袖,花底醉游人。
禅院里、同登欢喜地,倚明窗西望,笑语欣欣。
云笺佳句,朱弦法曲,何殊桃李春园。
良辰容易过,且消受、香温酒温。
夕阳才没,半城凉月天未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与春意交融的美妙景象,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的愉悦心情。开篇“银海摇光,玉山霏素”,以“银海”和“玉山”形象地描绘出雪景的壮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洁白的雪花覆盖,光芒闪烁,如梦似幻。接着,“平临万井烟村”一句,将视线从广阔的雪景拉回到人间烟火,展现出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嫩杨枝上,青帘高挂,飞来一缕春痕。”诗人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融入到冬日的雪景中,嫩绿的杨树枝头挂着青色的酒旗,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即使在严冬,生命的力量依然存在。
“妙香生佛字,恍行入、桃源洞门。”这里运用了佛教文化中的元素,将寺庙的香气与桃花源的隐秘意境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宁静。
“花光照眼,花香染袖,花底醉游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的美丽与香气,不仅视觉上给人以享受,更让游人在花香中沉醉,体验到了自然之美带来的愉悦与放松。
“禅院里、同登欢喜地,倚明窗西望,笑语欣欣。”在这样一个充满禅意的环境中,诗人与朋友们一同欣赏美景,交流欢笑,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以及友情的温馨与快乐。
最后,“云笺佳句,朱弦法曲,何殊桃李春园。”诗人通过云笺上的佳句和法曲的演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将其比作桃李春园,寓意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良辰容易过,且消受、香温酒温。”时光易逝,诗人提醒大家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刻,享受温暖的香与酒,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夕阳才没,半城凉月天未昏。”日落之后,月光洒满城市的一半,天空尚未完全黑暗,这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与春意的融合描绘,以及在其中的人文活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与快乐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