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同隐水云间,何日柴车不往还。
忆得松林长啸罢,归时明月遍秋山。
结茅同隐水云间,何日柴车不往还。
忆得松林长啸罢,归时明月遍秋山。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位宋代文人刘子翚的作品。首先,“结茅同隐水云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融入与和谐,"结茅"指的是野外用草扎成的小屋,"同隐"表明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似乎是在诉说自己与世隔绝,只有水云作伴。接着,“何日柴车不往还”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柴车"是乡村常见的工具,"往还"暗示了诗人的出行与回归。
而在后两句中,“忆得松林长啸罢”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似乎诗人在松林间有过深刻的感悟或是某种灵魂的洗礼。"长啸"给人以自在、悠然的感觉。而“归时明月遍秋山”则展现了诗人归途时所见到的景象,"明月"与"秋山"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图画,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清明而淡定。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思想情操。
前年送客寒溪堂,桃李璀璨寒生光。
今年送客寒溪道,满望六花形欲槁。
前岁今年时不同,同为送客寒光中。
寒光山积都相似,谁信冬春长有此。
广寒宫殿不胜寒,世界琼瑶无乃是。
如何名此作寒溪,炎天风色镇凄凄。
不缘送客不易到,送客情怀将何为。
君不见瑶池高宴非不奇,穆王犹自赋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