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
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
消磨永夜书盈案,分付閒愁酒满觥。
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閒何苦厌山城。
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
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
消磨永夜书盈案,分付閒愁酒满觥。
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閒何苦厌山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官舍中岁暮感怀书事的场景。开篇“笔床茶灶素围屏,潇洒幽斋灯火明”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书房环境,笔床、茶灶和素围屏营造出一种简洁而雅致的氛围,而幽斋内的灯火则映照出诗人夜以继日的勤奋与专注。
接着“木落风霜初十月,坐寒星斗欲三更”两句,转而描绘了外部的秋意浓厚与夜的深沉。木叶纷飞,风起霜结,提示季节已进入深秋,而诗人则坐在寒冷中,仰望星辰,感到时光的流逝和夜的寂静。
“消磨永夜书盈案,分付閒愁酒满觥”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独自消磨漫长的夜晚,用酒来缓解心中的闲愁。这里的“书盈案”和“酒满觥”都显示出诗人对于学问与情感的深沉投入。
最后,“干世愈疏身渐老,官閒何苦厌山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世俗羁绊的厌倦。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感受到世事的淡薄,同时也感到在官场中的种种苦恼,进而产生了逃离官阙、厌弃山城的想法。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士人对于学问与生活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世俗困扰时的无奈与逃避心理。
春耕驱牛声叱叱,释犁随意放原隰。
潇潇老树风势狂,彷佛隔山雨来急。
小童坐背不用牵,绿蓑湿短青笠圆。
一牛徐行绳在手,一牛回顾疑争先。
更看最后缓追逐,日暮天昏归路熟。
草肥水暖意自閒,蹄健力强非觳觫。
时平乐业甘为农,处处击壤歌年丰。
黍稌盈囷官赋足,但愿称作多牛翁。
我有太阿剑,磨淬利锋铓。
忆昔丰城狱,气射牛斗傍。
傥无张华识,埋没吁可伤。
千年土不蚀,宝匣生光线。
风尘久澒洞,此物宁敢藏。
斯名本高峰,移之托滩水。
潺湲声肯停,春波学龙语。
源口百尺流,山中一夜雨。
沙痕自齧蚀,石势尤龃龉。
地隘有涯岸,水束无洲渚。
舟楫济不通,制器圣所取。
如何逢险艰,利物功弗与。
我欲问禹王,楚粤未经步。
遗此疏凿功,斯民尚罹苦。
乃无巨灵掌,亦欠五丁斧。
愿继清献公,万夫力如虎。
会当阻阨平,永除号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