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脩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脩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这首诗是李商隐的《酬别令狐补阙》,其中充满了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担忧。从“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同时也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预示着分离的迫近。
那脩直谏草,更赋赠行诗。这里的“那脩直谏草”指的是朋友之间真诚的劝告,而“更赋赠行诗”则表达了在分别之际,通过赠送和作诗来表达彼此的情感。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这两句诗表明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即便是贵重如锦的恩惠,也不期待回报;而且就像清澈的萍菜,不会被人怀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则点出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把朋友们的情谊比作了维系安全与危险之间的线索,表达了对朋友的牵挂之情。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这里“警露鹤辞侣”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露水中的鹤鸣声,是友人离别时的凄凉场景;而“吸风蝉抱枝”则是作者借用蝉虫依附树枝来表达自己在分别后,仍然会怀念和思念朋友。
最后,“弹冠如不问, 又到扫门时”则是在描写朋友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弹着帽子似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时间又不知不觉地到了需要扫清门前落叶的季节,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无常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形象,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人生变迁时的感慨。
黄龙一卧十五年,搅潭惊起旧头角。
张公搅潭是好心,但向西江起风雹。
河阳新妇画蛾眉,老婆不可重新学。
长连体上铺棘针,满钵饭饤铁菱角。
有能欢喜受供养,聪明一一安排著。
张公若问解何宗,食月虾蟆救月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