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弃禄仕,居间食苦贫。
置田上庸山,稍依农亩邻。
岁入无几何,诛求方荐臻。
老农幸导我,播植当自勤。
晨起具糇粮,伐木西涧滨。
畬田去岁秋,蓄粟今年春。
肥硗半百亩,良苗生已匀。
监督课子弟,耘耔烦隶人。
所望在一饱,讵敢悲苦辛。
及此岁将晏,场功躬自亲。
所得未偿费,相顾但深颦。
归去且读书,愧兹百年身。
世乱弃禄仕,居间食苦贫。
置田上庸山,稍依农亩邻。
岁入无几何,诛求方荐臻。
老农幸导我,播植当自勤。
晨起具糇粮,伐木西涧滨。
畬田去岁秋,蓄粟今年春。
肥硗半百亩,良苗生已匀。
监督课子弟,耘耔烦隶人。
所望在一饱,讵敢悲苦辛。
及此岁将晏,场功躬自亲。
所得未偿费,相顾但深颦。
归去且读书,愧兹百年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动荡的世道中弃官归隐,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生活。诗人将自己的田地设想在庸山附近,与农民为邻,反映出一种退隐田园、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岁入无几何,诛求方荐臻。”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人通过老农的指导,学会了辛勤劳作,以期获得一饱的满足。田园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播种、耘耔,都显得十分珍贵。
“肥硗半百亩,良苗生已匀。”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工作后的成果,肥沃的土地和茁壮成长的庄稼都让人感到欣慰。
最后,“归去且读书,愧兹百年身。”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仍然怀有的渴望,以及对自己一生未能实现某些理想的自省之情。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描绘,流露出一种平淡而深远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