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舆丘壑未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儗向画图深处住,一檐灶日听松声。
幼舆丘壑未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儗向画图深处住,一檐灶日听松声。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题王叔明小画》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眷恋。"幼舆丘壑未忘情"表达了他对丘壑山川的热爱,即使身处尘世,心中仍怀有浓厚的自然情怀。"万叠青山照眼明"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壮丽景象,满眼翠绿的山峦映入眼帘,明亮而开阔。
诗人想象自己能住在画中那深远的景致里,"拟向画图深处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一檐灶日听松声"则细腻地描绘出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可以静静地坐在屋檐下,享受着松涛声带来的宁静与和谐,生活节奏与自然旋律相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画的欣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崇尚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日色川上媚,烟光草际重。
横塘夹修竹,十里蝉声中。
我来古渡头,岁月多行踪。
行踪一何多,言瞻墓上松。
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东。
时节须祭扫,悠悠一水通。
秋林静虚白,春山霭空濛。
气候良自佳,泛舟每从容。
炎夏少经过,安知野趣浓。
野趣浓如此,欣赏情何穷。
我游空翠亭,遂蹑空翠窟。
仄处迷向背,昼光寒不入。
高壁散长风,到面作飞雪。
积阴带江声,冷中石骨裂。
钩络枯藤幽,剥啄古扉缺。虚寺钟一声,客魂堕泬。
尘氛此俱隔,惟有仙气结。
愿得托茅茨,终焉养疏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