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绣争看负弩驱,先声自昔满乡闾。
传家旧有堆床笏,知己今惟一束书。
夜月灯前闻鹤后,秋风江上忆鲈初。
到头藏用须由命,且莫区区叹术疏。
画绣争看负弩驱,先声自昔满乡闾。
传家旧有堆床笏,知己今惟一束书。
夜月灯前闻鹤后,秋风江上忆鲈初。
到头藏用须由命,且莫区区叹术疏。
这首诗描绘了卫治中家族世代显赫,以学问和仕途闻名乡里的景象。首句"画绣争看负弩驱"形象地展现了家族成员受到众人瞩目,如同勇士驾车出行的场景,体现了家族的荣耀与地位。"先声自昔满乡闾"进一步强调了他们长期以来在地方上的声誉。
接着,诗人提及家族传统,"传家旧有堆床笏",暗示家中积累了许多官帽,象征着家族的科举功名和仕途成就。然而,到了卫治中的时代,"知己今惟一束书",表明尽管官位不再如前,但他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知识和学问上,书籍成为他最重要的财富。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夜月灯前闻鹤后"描绘了他在寂静夜晚,对着灯光读书,仿佛能听到鹤鸣,寓言高洁的品格。"秋风江上忆鲈初"则借秋风鲈鱼之典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情的怀念,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哲理作结:"到头藏用须由命,且莫区区叹术疏",意思是人的才能和命运息息相关,不必过于忧虑自己的才能是否被世人所知,重要的是顺应天命,享受读书的乐趣,不必过于计较世俗的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卫治中的家族变迁和个人心境,展现了元代士人对于学问、仕途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日光射崖冰雪色,风壑传响松龙吟。
但忻耳目得所遇,不觉山高几许寻。
暮云低锁荒台,凭阑四望天垂地。
曼花半夜,蜚香缭绕,昔人曾记。
往事悠悠,物华非旧,江山仍丽。
怅斜阳芳草,长安不见,谁共洒、新亭泪。
开放青峦旧址。动骚人、一番词意。
青油幕里,相忘鱼鸟,水边云际。
却恨清游,未能追逐,区区僚底。
问何时,脱了尘埃墨绶,为虚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