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
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
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
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
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
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
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
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
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
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
松门亘五里,彩碧高下绚。
幽人共跻攀,胜事颇清便。
翣翣林上雨,隐隐湖中电。
薜带轻束腰,荷笠低遮面。
湿屦黏烟雾,穿衣落霜霰。
笑次度岩壑,困中遇台殿。
老僧三四人,梵字十数卷。
施稀无夏屋,境僻乏朝膳。
散发抵泉流,支颐数云片。
坐石忽忘起,扪萝不知倦。
异蝶时似锦,幽禽或如钿。
篥簩还戛刃,栟榈自摇扇。
俗态既斗薮,野情空眷恋。
道人摘芝菌,为予备午馔。
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
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
却将尘土衣,一任瀑丝溅。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雨中的山间小径行走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美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门、彩碧、高下绚丽的景色勾勒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描写了幽静之地的居民们共享清净便捷的生活状态。
翣翣的林间雨声和隐隐湖中雷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动感的氛围。诗中的主人公以薜带束腰、荷笠遮面,显得既自由自在,又不失为生活增添了一份淡雅之美。
湿鞋黏着烟雾和霜霰,更是对细微生活情趣的捕捉。而笑语中度过岩壑,困境中偶遇台殿,则透露出一丝超然物外的情怀。老僧手持梵字书卷,施舍无需夏日避暑之屋,境遇偏僻而乏善餐,这些细节都在强调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
散发随泉水流,支颐数云片,坐石忘情,扪萝不知疲倦,都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异蝶如锦、幽禽似钿,更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而篥簩戛刃、栟榈摇扇,则是在强调一种生命力与自在。
俗态斗薮,野情空眷恋,这些词句传达了一种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留恋。道人摘取芝菌,为诗人备午餐的细节,更增添了几分生动。
最后,渴兴石榴羹、饥惬胡麻饭,这些词语不仅描绘出一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一种对物欲淡泊的态度。诗人提到如何事于役,兹游急于传,是在表达一种对世俗束缚的逃离和追求自由之旅的迫切感。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隐逸生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超脱尘世纷争的渴望。
束发初学诗,妄意薄风雅。
中年困忧患,聊欲希屈贾。
宁知竟卤莽,所得才土苴。
入海殊未深,珠玑不盈把。
老来似少进,遇兴颇倾泻。
犹能起后生,黄河吞钜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