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龟山先生祠》
《谒龟山先生祠》全文
清 / 周宜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载道南来识斗山,历阶从此溯曾颜。

在悬钟鼓声常静,堆案诗书气自闲。

风雨羹墙千载下,馨香俎豆二泉间。

东林真伪何难辨,伊洛渊源第一关。

(0)
鉴赏

此诗《谒龟山先生祠》由清代诗人周宜振所作,通过对龟山先生祠堂的拜谒,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与追思。诗中描绘了祠堂内外的景致与氛围,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联“载道南来识斗山,历阶从此溯曾颜”,以“载道”开篇,暗示了先贤的智慧与道德的传承。斗山象征着高远的目标,曾颜则可能是对某位先贤的尊称,通过“溯”字,展现了后人追寻先贤足迹的决心与敬仰之情。

颔联“在悬钟鼓声常静,堆案诗书气自闲”,描绘了祠堂内宁静祥和的场景。钟鼓之声虽在,却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是为了衬托出诗书的深邃与宁静。堆案诗书,不仅展示了先贤的学问之丰,也暗示了后人在阅读与学习中的从容与自在。

颈联“风雨羹墙千载下,馨香俎豆二泉间”,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历史感与庄严气氛。风雨羹墙,可能是指历经千载风雨洗礼的墙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馨香俎豆,则是祭祀时的香气与祭品,体现了对先贤的纪念与敬意。二泉间,可能指的是祠堂周围的水池,水的清澈与宁静,与整个环境相得益彰。

尾联“东林真伪何难辨,伊洛渊源第一关”,提出了对历史人物真伪的辨析问题,同时也点明了龟山先生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东林,可能指代某个学派或学术中心,而伊洛渊源则是对儒家学说源头的强调。这一联既是对先贤学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后世学者在学术探索中应秉持态度的提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祠堂的景象与氛围,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学术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周宜振
朝代:清   字:子诜   号:静斋   籍贯:无锡

康熙21年进士。任杭州府钱塘县知县。庚午科浙江乡试同考官,后任台州府太平县知县
猜你喜欢

明下童曲二首·其二

仙童年八百,雪作红肌肤。

不愿寿万岁,长愿侍明姑。

(0)

紫骝马歌四首·其二

骊驹东门去,白日黄尘生。

对面不相识,但闻马蹄声。

(0)

小桥

三板桥通曲涧中,夹池山雨度惊鸿。

桥西屐齿频相过,不是诗翁即醉翁。

(0)

岁暮詶仲木

沧波身事共悠悠,牛斗孤城独倚楼。

是处风烟连雨雪,若为裘马忆交游。

山中高卧梅花发,水国馀寒侣雁愁。

相约南湖采芳杜,春潮同泛木兰舟。

(0)

秋成杂诗·其三

采荼不言苦,赋芋宁忧饥。

穷约贵有守,甘节不可居。

螬余笑於陵,柳蹠诮孔尼。

繁霜坠硕果,恶木多横枝。

流涕望炎荒,列宿天南垂。

遗民困群盗,何时见王师。

咄彼鸡狗雄,徒为义士嗤。

柴门避豺虎,终日掩茅茨。

(0)

秋饥杂感四首·其二

抱秉高原上,桔槔生芝兰。

农务非不勤,梅雨麦秋损。

虽有佳由禾,惟见宿草木。

大块胡不仁,久未厌兵燹。

频年况群盗,烧我五石囷。

贷粟止一飧,十日九无饭。

哀哀酷催科,鞭挞血满眼。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