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成杂诗·其三》
《秋成杂诗·其三》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采荼不言苦,赋芋宁忧饥。

穷约贵有守,甘节不可居。

螬余笑於陵,柳蹠诮孔尼。

繁霜坠硕果,恶木多横枝。

流涕望炎荒,列宿天南垂。

遗民困群盗,何时见王师。

咄彼鸡狗雄,徒为义士嗤。

柴门避豺虎,终日掩茅茨。

(0)
鉴赏

这首诗《秋成杂诗(其三)》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农民在秋季收获时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采荼不言苦,赋芋宁忧饥”,以茶和芋头的采集与种植为喻,表达了农民虽辛勤劳作却无怨无悔,即使面临饥饿也不担忧的精神。接着,“穷约贵有守,甘节不可居”两句,强调了在贫困中坚守原则的重要性,反对贪图安逸的生活态度。

“螬余笑於陵,柳蹠诮孔尼”引用古代典故,通过讽刺于陵子和柳下惠的故事,批判了某些人为了逃避责任而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孔子的教诲提出了质疑,暗示了当时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

“繁霜坠硕果,恶木多横枝”以自然景象为象征,寓意着尽管社会动荡,但仍有希望和正义的存在,同时也暗指邪恶势力的猖獗。

“流涕望炎荒,列宿天南垂”描绘了诗人面对国家动荡、人民苦难时的忧虑之情,仿佛在向遥远的南方寻求希望的光芒。

“遗民困群盗,何时见王师”表达了对国家安宁和正义力量到来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最后,“咄彼鸡狗雄,徒为义士嗤”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行为不端的所谓英雄,指出他们不过是被正义之士嘲笑的对象。而“柴门避豺虎,终日掩茅茨”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隐居避世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道德和社会公正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寄危骊塘赠以古鉴二首·其二

涧底春冰偶不融,风前凝作水晶宫。

古人心事如此鉴,今代眼明惟有公。

落月还应照太白,秋江只合瞰涪翁。

送君去貌骊塘影,影见疏梅飐晚风。

(0)

雨花台

萧帝倾心向佛家,谩言天女坠天花。

芦僧一叶横江去,回首梁园日脚斜。

(0)

梁县界虸蚄虫生

方喜云油布,俄闻叶螣生。

田神何纵虐,稼政自非明。

颍凤那充食,吴牛已绝耕。

黄堂厌粱肉,对尔自心惊。

(0)

秋日有感

桂花无主亦清秋,荞麦为谁先白头。

萤不照身常隐见,鸥燕求世自沈浮。

(0)

春日皇帝阁·其二

太液池边数树红,年年先得占春风。

那知万物含仁义,都在君王一笑中。

(0)

发湖州·其一

秋色频于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