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
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
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
准备黄尘眼,管领白蘋洲。老生涯,向何处,觅菟裘。
倦游岁晚一笑,端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问囚推按,此外百无忧。
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
玻璃北潭面,十丈藕花秋。
西楼爽气千仞,山障夕阳愁。
谁谓弓刀塞北,忽有冷泉高竹,坐我泽南州。
准备黄尘眼,管领白蘋洲。老生涯,向何处,觅菟裘。
倦游岁晚一笑,端为野梅留。
但得白衣青眼,不要问囚推按,此外百无忧。
醉墨蔷薇露,洒遍酒家楼。
这首诗是金代蔡松年的《水调歌头》,描绘了秋天北潭水面的宁静与荷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西楼处的凉爽气息和夕阳下的山景,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提到在边塞之地忽然发现了一处冷泉高竹的清幽之处,决定在此度过晚年,不问世事,只愿欣赏野梅和饮酒作乐。诗人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只是白衣好友的青眼相待,也足以让他忘却世间烦忧。最后,他以醉中挥洒蔷薇露的豪情,表达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归隐之志和个人情感的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