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安坐髀生肉,未至举家常食粥。
讲堂夜饱散学徒,静看檐楹掠蝙蝠。
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
吾兄手书时一开,宝之不异径尺玉。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
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
元方将车季持杖,那用红尘走驺仆。
儿曹谨厚赖家风,待效伯高嗤刻鹄。
十年安坐髀生肉,未至举家常食粥。
讲堂夜饱散学徒,静看檐楹掠蝙蝠。
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
吾兄手书时一开,宝之不异径尺玉。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
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
元方将车季持杖,那用红尘走驺仆。
儿曹谨厚赖家风,待效伯高嗤刻鹄。
这首清代钱泰吉的诗《衎石兄自大梁书院用东坡闻子由瘦韵见寄次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衎石兄的思念和对其清贫生活的感慨。首句“十年安坐髀生肉”描绘了衎石兄长期静坐读书,以至于大腿都因久坐而长出赘肉,生活清苦。接着写到他虽贫困,但依然坚持教学,夜晚在讲堂里满足众多学子,连檐楹间飞过的蝙蝠都能成为他的静观对象。
诗中“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流露出诗人对衎石兄性格的赞赏,尽管他性情淡泊,喜好朴素,与世俗有所区别。他对兄长的手书珍视如宝,视若径尺之玉,体现了他们的深厚情谊。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表达了诗人与衎石兄分隔两地,只能通过想象来交流,期待有朝一日能一同拜访古老的寺庙,共享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诗人想象与兄长在海边相聚,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与麋鹿为伴,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坚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夏景舒长,麦天清润,高低万木成阴。
晓意寒轻,一声未放蝉吟。但闻莺友同音。
宴华堂、绿水中心。芙蓉都没,红妆信息,终待重寻。
清冷相照,邂逅俱欢,翠娥拥我,芳酝强斟。
笙歌引步,登临更向瑶岑。卧影沈沈。
自风来、与客披襟。纵更深。归来洞府,红烛如林。
潭潭经略府,寂寂闭门居。
京洛圣贤宅,江湖鱼鳖潴。
官如一梦觉,话胜十年书。
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