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其五巫山高》
《拟汉铙歌十八曲,存十一章·其五巫山高》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乐府曲辞

巫山高,高岑岑,岑岑之下之水,又乌知其深?

既不得升,又不得渡。驾言出游,逢彼之怒。

俯见鱼出峡,仰见飞鸿过山。

我独何为,不得家室,千里万里漫漫。

(0)
鉴赏

这首诗以“巫山高”为主题,通过描绘巫山的巍峨与深邃,以及山下水流的不可测度,营造了一种远离尘世、孤独漂泊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身处远方、无法归家的无奈与孤独感。

首句“巫山高,高岑岑”,直接点明了主题,用“高岑岑”来形容巫山的险峻,暗示了山的难以攀登。接着,“岑岑之下之水,又乌知其深?”一句,将视线从山转向水,通过“不知其深”的疑问,强调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知性。

“既不得升,又不得渡。”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不可逾越的隔阂感,无论是向上攀爬还是向下涉水,都显得力不从心。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的处境,既无法摆脱外界的束缚,也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宿。

“驾言出游,逢彼之怒。”这一句中的“出游”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渴望或逃避,而“逢彼之怒”则暗示了这种行动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能是自然界的风暴,也可能是内心的挣扎。

“俯见鱼出峡,仰见飞鸿过山。”这两句通过鱼和飞鸿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的束缚与局限,鱼儿可以自由游弋于峡中,飞鸿能够翱翔于山巅,而诗人却只能在山川之间徘徊,无法真正融入自然,更无法实现内心的自由。

“我独何为,不得家室,千里万里漫漫。”最后四句直抒胸臆,诗人自问为何独自漂泊,远离家庭与亲人,面对的是无尽的路途和孤独。这不仅是对现实处境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以及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在对比中凸显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八山房

岸帻携邸夜夜来,蒲团纸帐竹香台。
直须觅取僧为伴,更为开庵斸草莱。

(0)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三方沼亭

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
败荷折苇飞鸿下,正忆渔舟泊故溪。

(0)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四翠樾亭

一夜飞霜点绿苔,晓庭黄叶扫成堆。
檐间翠樾雕疏尽,却放墙东好月来。

(0)

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五李八百洞

洞府山川百里赊,洞门藤蔓锁烟霞。
神仙不与人间异,弟妹还应共一家。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八金登径

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柑大。
穿径得新苞,令公忆鲈鱠。

(0)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九南园

官是劝农官,种桑亦其所。
安得陌上人,隔叶攀条语。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