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十二首·其十》
《古意十二首·其十》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古风

暮秋多悲风,玄霜凝大泽。

驾言出行游,游彼重城北。

道旁何代丘,郁郁松与柏。

上有千里涂,下有万古宅。

不知王与侯,狐兔多遗迹。

人生匪金石,地上长如客。

新故递相寻,神巧不能测。

伤彼道旁子,矫性何迫隘。

宠利既内营,荣名多外饰。

交战汩衷和,鬒发日夜白。

胡不放情志,逍遥以永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悲风凄凉,霜凝大地的景象,诗人驾车出游,途经重城北,沿途所见的古墓与茂盛的松柏,引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暮秋多悲风,玄霜凝大泽。” 开篇即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秋风凛冽,霜雪覆盖着广大的湖泊,为全诗定下了哀愁的基调。

“驾言出行游,游彼重城北。” 诗人独自驾车出游,目的地是重城的北面,这一行为本身就透露出一种逃避现实、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味。

“道旁何代丘,郁郁松与柏。” 路边的丘陵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松树与柏树,这些古老的树木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也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轮回。

“上有千里涂,下有万古宅。” 这句话将视线拉高,又降至地面,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无限遐想,同时暗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不知王与侯,狐兔多遗迹。” 无论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帝王还是权贵,如今都已化为尘土,只有狐狸与兔子在他们的遗迹中自由穿梭,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讽刺,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人生匪金石,地上长如客。” 人的一生如同浮萍,短暂而脆弱,即使在地面上生活,也仿佛永远是过客,无法真正扎根。

“新故递相寻,神巧不能测。” 新旧事物交替更迭,人生的奥秘深不可测,即使是神灵也无法完全理解。

“伤彼道旁子,矫性何迫隘。” 对于那些在路边行走的人,诗人表达了对他们因追求名利而扭曲本性的同情与忧虑。

“宠利既内营,荣名多外饰。” 人们为了权力与利益而忙碌,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上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挣扎。

“交战汩衷和,鬒发日夜白。” 内心的冲突与挣扎让人的黑发日渐斑白,体现了追求与放弃之间的艰难抉择。

“胡不放情志,逍遥以永夕。” 最后,诗人发出呼吁,建议人们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语言深沉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自越趋明上虞道中和季申梅四首·其四

天与清芬心自知,丛林深处出纤枝。

发明无限春消息,正是风霜作恶时。

(0)

次明仲韵·其四

一年春事到耕桑,辽绝乡山恨渺茫。

清梦不成风雨夜,更堪诗思搅饥肠。

(0)

将至常山先寄诸幼

经年游宦叹离群,相见提携数候门。

一笑相看即无事,径须归办酒盈樽。

(0)

过石门洋

平生戎马踏尘埃,晚看沧波眼渐开。

眩转忽从千仞落,低昂时见一山来。

风头淅沥吹成雨,枕底铿轰怒作雷。

雅欲骑鲸傲人世,吾其于此赋归哉。

(0)

赠普照监院

飘泊嗟何往,归来恨莫从。

师犹作秦语,我已效吴侬。

水浅长河浪,山低太华峰。

几时携手去,南北本同宗。

(0)

马靖国后轩

性静交游少,身闲日月长。

忘言千句偈,宴坐一炉香。

世有流离苦,人趋声利场。

此间亦何事,高卧傲羲皇。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