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
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与热爱。
“村径桑麻合,扶筇信所之。”这一句抓住了田间劳作的情景,桑树和麻秧交织在一起,村里的小路两旁种满了这些农作物。扶着这些植物前行,显示出一种亲近自然、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状态。
“绿阴晴冉冉,白日步迟迟。”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日景象。绿色的树荫在晴朗的天气下显得格外鲜活,而白昼的阳光照射下来,使人的脚步也变得悠闲和缓慢。
“野茧粘高树,山雌入破篱。”这里诗人观察到自然界中细微之处,如野生植物攀附在高大的树木上,而山间的小鸟则穿梭于破旧的围栏之间。这些形象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它对人类秩序的一种无声挑战。
“岂无款段马,常是小儿骑。”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孩子们的游戏情景。在这个宁静的乡村中,小孩们常常会骑着那并不华丽但却温驯的家养小马嬉戏,这些形象让人联想到一种纯真无邪的童年。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所能感受到的平和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