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纤纤波上纹,半黑半白雨中云。
腷腷膊膊柝初闻,磊磊落落酒微醺。
两头纤纤波上纹,半黑半白雨中云。
腷腷膊膊柝初闻,磊磊落落酒微醺。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上波纹与雨中云彩的美丽景象,以及初闻的柝声与微醺的酒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醉意的氛围。
首句“两头纤纤波上纹”,描绘了水面波纹的细腻与轻柔,仿佛是纤细的手指在水面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道细腻的痕迹。这里的“纤纤”二字,不仅形容了波纹的细小,也暗示了其轻盈与优雅。
次句“半黑半白雨中云”,则将视线转向天空,描绘了雨中云彩的色彩变化。云彩在雨水的映照下,呈现出半黑半白的奇妙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赋予了画面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
接下来,“腷腷膊膊柝初闻”,描述了柝声的响起。柝声,古代行军时用来警示或传递信息的器具敲击发出的声音。这里通过“腷腷膊膊”的声音,不仅传达了柝声的节奏感,也暗示了某种秩序或行动的开始,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军事场景的轮廓。
最后,“磊磊落落酒微醺”,则将视角转向个人的情感体验。微醺的状态,既是对酒意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在这里,“磊磊落落”不仅形容了酒意的逐渐加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丰富,或许是对美好景色的陶醉,或许是对自己心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以及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五綵图圣像,悟真非妄传。
扫雪万病尽,爽然清凉天。
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
已罢弹冠欲挂冠,一庵天遣养衰残。
雨荒园菊枝枝瘦,霜染江枫叶叶丹。
羹釜带鳞烹白小,蓬门和蔓系黄团。
夕阳更动闲游兴,十月吴中未苦寒。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