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有佳人,惯踏山下路。
晨吟泽畔风,午睡岩前雨。
莫使儿辈觉,损我岩壑趣。
西山有佳人,惯踏山下路。
晨吟泽畔风,午睡岩前雨。
莫使儿辈觉,损我岩壑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西山之佳人,其生活自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诗中的“惯踏山下路”表明这个佳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常常漫步于山间小路。
“晨吟泽畔风”、“午睡岩前雨”则展示了佳人的生活状态,无拘无束,甚至可以在清晨与微风为伴高声歌唱,在午后随着细雨进入梦乡。这里的"泽畔"和"岩前"都设定了一种宁静自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莫使儿辈觉,损我岩壑趣”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一切不被世俗的喧嚣打扰,保持其独特的生活乐趣。这里的“儿辈”指的是后代或年轻一代,而“岩壑”则是山谷之意,象征着远离尘世的宁静所在。“损我岩壑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珍惜和保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佳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理想境界。
世路日局促,志士思山居。
曳杖入深林,良足恣所如。
四窗九洞天,列仙所卜庐。
尘氛飞不到,清景乐有馀。
二十里过云,南北互萦纡。
我亦深神往,逝将与之俱。
所愁经世志,何当竟逃虚。
感之不成寐,披图重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