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兴山房十首·其一》
《宜兴山房十首·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晓起炉烟一缕清,梵音缭绕槛轩行。

须臾日上松梢了,又听斋钟相应鸣。

(0)
翻译
清晨起来,炉火上袅袅升起一缕轻烟。
伴随着佛寺的梵音环绕在栏杆和轩窗之间漫步。
注释
晓起:清晨起床。
炉烟:炉火上升起的烟雾。
缕清:一缕轻盈。
梵音:寺庙里的诵经声。
缭绕:环绕。
槛轩:栏杆和轩窗。
须臾:片刻之后。
日上:太阳升起。
松梢:松树顶端。
斋钟:寺庙里的斋戒钟声。
相应鸣:相互呼应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和宗教生活细微之处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晓起炉烟一缕清”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早晨炉火烧起来的一缕青烟,既写出了时间的点滴,也形象地表现了室内的温暖与安逸。这里的“清”字,不仅形容了烟的轻薄,更暗示了一种心灵的澄明。

紧接着,“梵音缭绕槛轩行”一句,通过对佛教梵呗声响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意境。“缭绕”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声音在空间内回旋弥漫的情景,而“槛轩行”,则是对寺庙建筑的一种美好表述,既塑造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须臾日上松梢了”一句,以日光照射在松树梢头为象征,描绘出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面。“松梢”,常被用来形容高远坚韧,这里既指实物,也寓意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最后,“又听斋钟相应鸣”一句,通过对寺庙中午时分响起的斋钟声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规律与和谐。这里的“相应”,不仅是对声音重复的一种形容,更是诗人内心对于秩序与安宁呼唤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静谧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其对于精神世界深层次的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咏苕霅

苕霅水烟乡,溪风六月凉。

家家有船步,日日听鱼桹。

柳树垂阴密,蘋花入梦香。

山入心亦爱,时到咏沧浪。

(0)

山中吟·其二

自为山中人,不厌山中居。

云西最高峰,秀出如芙蕖。

(0)

农户

农户竹林西,茅檐傍水低。

黄鸡四五只,青韭两三畦。

社瓮醅堪漉,秋田秫又齐。

老翁留客住,为具任山妻。

(0)

颂古五十三首·其三十七

亲到龙潭已暗投,夜深谁共御街游。

纸灯吹灭狼烟息,坐断中原四百州。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六十五

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者,于食亦等。

法食双运,平等普薰。

(0)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二

披牯牛皮,辊瞎驴队。带水拖泥,东倒西㹠。

黄梅七百无人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