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南禅和尚东迁灵岩》
《送南禅和尚东迁灵岩》全文
宋 / 陈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万方刹境一珠辉,稽首如空无所依。

汝浦共瞻云独往,灵岩遥伫锡东飞。

烟霞隐现青莲峙,龙象欢呼白拂挥。

多谢禅耆来访我,双林风月静相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nánchánshàngdōngqiānlíngyán
sòng / chéntián

wànfāngchàjìngzhūhuīshǒukōngsuǒ

gòngzhānyúnlíngyányáozhùdōngfēi

yānxiáyǐnxiànqīngliánzhìlóngxiànghuānbáihuī

duōxièchánlái访fǎngshuānglínfēngyuèjìngxiāngwéi

翻译
无数佛寺中一颗明珠闪烁,我虔诚礼拜仿佛无所依靠。
你我一同在汝浦仰望云彩,我独自前往灵岩,期待法器向东飞翔。
烟雾与霞光中莲花显现,大象和龙欢快地迎接,白拂飘动。
感谢禅师来访,双林的风月静谧,与我此刻心境形成对比。
注释
刹境:佛寺。
稽首:佛教中的跪拜礼。
汝浦:河流名或地名。
灵岩:可能指一处灵验的山岩,寺庙所在地。
锡:僧人的法器,如锡杖。
龙象:佛教象征智慧与力量的动物,此处比喻高僧。
禅耆:年长有德的禅师。
双林:佛教故事中的地名,常指佛陀成道处。
风月:泛指美好的自然景色,也暗含时光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恬为送别南禅和尚东迁至灵岩而作,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与离别的感慨。首句“万方刹境一珠辉”以璀璨明珠比喻禅师的智慧光芒普照四方寺庙,形象生动。接着,“稽首如空无所依”描绘了禅师行礼时的超然姿态,仿佛与世无争。

“汝浦共瞻云独往”写禅师如同孤云般潇洒离去,引起人们的瞩目。“灵岩遥伫锡东飞”则通过“灵岩”和“锡东飞”象征禅师前往的修行之地,以及他飘然而去的身影。接下来,“烟霞隐现青莲峙”运用了佛教中的莲花象征,形容禅师的出尘之姿,以及山川美景的映衬。

“龙象欢呼白拂挥”中,“龙象”代表信徒,他们欢腾欢迎禅师的到来,而“白拂”则暗示禅师的僧袍,整体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禅师受人尊敬的场景。最后两句,“多谢禅耆来访我,双林风月静相违”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来访的感激,以及因禅师离去而感到的静寂与离别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禅师的修行境界,又寓含了深深的离别之情,体现了宋诗的韵味和禅意。

作者介绍

陈恬
朝代:宋

(1058—1131)宋阆州阆中人,字叔易,号存诚子,又号涧上丈人。陈造子。工诗文,诗句风格豪健。居阳翟涧上村,与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又与晁说之同隐嵩山。徽宗大观中召赴阙,除校书郎。未几致仕。高宗建炎初再召,避地桂岭。有《涧上丈人集》。
猜你喜欢

饮刘穆之萃芳亭

倚石厌花气,漱泉怜水香。

欲留红日下,先占绿阴凉。

客醉酒沾席,官贫书满床。

老便寻乐境,此地本吾乡。

(0)

八月见梨花

竹外寻诗一径斜,山园八月见梨花。

近来无限悲秋意,愁对西风咏物华。

(0)

次过徽岭韵

直指风声已早传,山城到日属霜天。

行经驿路峰峦秀,坐对寒崖瀑布悬。

圣世升平无谏疏,王程清暇有诗联。

飞腾此去中天近,藤刺何缘作意缠。

(0)

西庄

处处风光好,村村景物新。

雨晴惊首夏,鸟弄忆馀春。

白屋新居士,青山旧主人。

重来如昨日,相对不知贫。

(0)

车田阻雨

松柏车田路,无人问索居。

青毡怀旧物,黄卷接新书。

暝色春愁外,栱声午梦馀。

相看诸阮在,风雨共茅庐。

(0)

西梁月夜怀李白

东有梁,西有梁,中流一去何茫茫。

多少翰林风月夜,都归采石雄文章。

雪水翻大江,云山杳清绝。

呼起谪仙人,举杯弄明月。

月行与我还相随,仙人不来我何为。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