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
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
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这首《三姝媚·旅梦》由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开篇“花宫清磬杳”,以清幽的钟声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空旷的氛围。接着,“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通过城头传来的悲凉号角声,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基调,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伤与孤独。
“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几句,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秋风中,窗外只有暗淡的萤火相伴,没有灯火的温暖,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也暗示了其身处异乡的漂泊感。
“解带将眠,刚月色、瞳眬来到”,在准备入睡前,月光悄然降临,给主人公带来一丝安慰,但这份安慰却显得有些模糊、不真切,仿佛是梦境中的幻象。这句中的“瞳眬”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月光下朦胧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不确定。
接下来的“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多少次梦回故乡,有多少次心绪难平,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情感世界。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这一句通过回忆,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过去的温馨场景之中,朱红色的窗帘轻轻垂落,绿窗初现晨光,一切似乎都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遥远。这种对比,强化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最后,“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过去分别情景的回顾。这里的“伊”指代的是远方的亲人,通过“消瘦”这一细节,展现了亲人因思念或生活艰辛而产生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对亲人深深的关切之情。
“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点明了主人公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即使在梦中也能清晰感受到这种生活的不易。这句中的“和梦也”强调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无论是在梦中还是现实中,主人公都难以摆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以疑问的语气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再次相见可能性的担忧。这句话既是对当前情境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忧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孤独的意境,展现了主人公在外漂泊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远方亲人深切的关怀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