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原盛事,自称大帅假威仪,身列附生,毒同生附;
南海本多才,何物房书作代表,名为班长,实是长班。
东游原盛事,自称大帅假威仪,身列附生,毒同生附;
南海本多才,何物房书作代表,名为班长,实是长班。
这首诗以讽刺的手法,巧妙地描绘了一位监督者的形象。通过对比“东游”与“南海”的典故,以及“大帅”与“班长”的角色设定,诗人巧妙地揭示了这位监督者表面的威严与实质上的卑微之间的矛盾。
“东游原盛事”,开篇即以“东游”这一历史上的盛事为背景,暗喻监督者可能曾有过辉煌的过去或某种成就,但紧接着的“自称大帅假威仪”则揭示了其在实际行为中的虚张声势和不实的自我标榜。“大帅”通常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此处用来形容监督者,既强调了其自以为是的权威感,也暗示了其在权力使用上的夸张和不切实际。
“身列附生,毒同生附”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监督者形象的刻画。这里,“附生”可能是指依附于他人之下的人,而“毒同生附”则暗示了监督者不仅自身不具有真正的实力或影响力,反而可能对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同毒蛇一般,伤害他人。
“南海本多才,何物房书作代表,名为班长,实是长班。”这一部分将话题转向了对监督者能力的质疑。通过将“南海”与“多才”联系起来,诗人巧妙地将监督者置于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位置,指出其虽然名为“班长”,但实际上却只是“长班”,即地位低下的仆役,暗示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管理者,缺乏真正的能力和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表面上看似威严、实际上却无能为力的监督者,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
薛五嫁人苦不早,皆知倡家擅技巧。
写生乃是第一技,所见无如此卷好。
蕙质兰心有深寄,叶叶茎茎吐幽思。
其余点缀亦复佳,剡藤数丈披清气。
画兼题咏频致余,余亦每呼薛较书。
居然独立脂粉外,芗泽全抛弦索疏。
通国名娃出其下,仍嗟举世无知者。
眼中钟叔比钟期,此卷只应遗叔也。
叔也有情情复起,我题情语情如水。
枉教梦到湘江头,湘江水绝兰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