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愈愚必以学,韩谓加骨可希光。
子孟无术固堪惜,湘东能读安救亡。
贵多贵少有二理,讥大讥小非一纲。
稽古居今未容易,漫从歧路觅亡羊。
刘云愈愚必以学,韩谓加骨可希光。
子孟无术固堪惜,湘东能读安救亡。
贵多贵少有二理,讥大讥小非一纲。
稽古居今未容易,漫从歧路觅亡羊。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王易所作的《似实先三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刘云和韩某人的观点进行评价的态度。他认为刘云虽然愚钝,但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韩某人则可能因为增加了某种特质(骨气)而有望接近光明。接着,诗人惋惜那些没有方法或策略的人,同时也指出批评他人不论大小都应有原则。他认为研究古训并立足于现实并非易事,不应在迷失的道路上盲目寻找答案,如同牧童找羊一般。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学习与批评的态度,以及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诗的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广文眼力自超然,作室题诗字字研。
愤世嫉邪聊尔耳,未必崔君真鹤言。
涪州别驾亦浪语,渠家四印何曾铸。
漫向世人言养生,涪州却向宜州去。
广文平生不解愁,只将诗句敌清秋。
白浪如山风打头,江南江北一虚舟。
唑上无毡惟有客,青灯枉草强边策。
万言万当不如默,误人又掯庭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