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明妃引》
《读明妃引》全文
宋 / 陈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骊山举燧因褒姒,蜀道蒙尘为太真。

能遣明妃嫁夷狄,画工原是汉忠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fēiyǐn
sòng / chénxiàn

shānsuìyīnbāoshǔdàoméngchénwèitàizhēn

néngqiǎnmíngfēijiàhuàgōngyuánshìhànzhōngchén

注释
骊山:骊山,古代中国的名山,与烽火有关的历史事件。
燧:烽火,古代传递战争信息的方式。
因:因为。
褒姒:褒姒,周幽王的宠妃,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女主角。
蜀道:蜀道,指四川的道路,这里代指通往长安的艰难之路。
蒙尘:蒙尘,形容道路尘土飞扬,比喻旅途艰辛。
太真: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本名杨玉环。
能遣:能够派遣。
明妃:明妃,对王昭君的尊称,因其出塞和亲有功。
夷狄:夷狄,古代对中原以外民族的统称。
画工:画工,绘画艺术家。
原是:原本是。
汉忠臣:汉朝的忠诚臣子,暗指画工通过画像来维护国家利益。
翻译
骊山点燃烽火全因褒姒,蜀道蒙尘只为杨贵妃。
能令美女王昭君远嫁异族,画师其实也是汉朝的忠诚之臣。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提及骊山烽火和杨贵妃出塞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见解。首句“骊山举燧因褒姒”暗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展现了君主荒淫误国的一面。次句“蜀道蒙尘为太真”则描绘了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号太真)而忽略了边疆安危,导致安史之乱,蜀道为之蒙尘,暗示了帝王私情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诗人接下来评论说“能遣明妃嫁夷狄”,这里的“明妃”即王昭君,她被远嫁匈奴,实际上是汉朝和亲政策的一部分,表面上看是牺牲,实则是为了国家和平。诗人通过这一典故,称赞了那些看似平凡的画工,他们通过画像让明妃得以流传后世,实际上是在间接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因此称他们是“汉忠臣”。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既批评了古代君主的私欲,也赞扬了普通人的忠诚和智慧,具有鲜明的历史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陈僩作为宋代文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对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解读。

作者介绍

陈僩
朝代:宋

陈僩,字子宽,号月塘(《诗渊》)。理宗淳祐三年(一二四三)为安溪尉(明嘉靖《安溪县志》卷三)。
猜你喜欢

有感

正气伊谁炳日星,眼前忧乐系生灵。

尚无青草愁荒野,尽有闲花落讼庭。

恶莠未能留弊政,治蒲原可示宽刑。

晨钟暮鼓敲难悟,一梦黄粱竟不醒。

(0)

衡阳道中

碧天无际映潇潇,水驿萦纡长暮潮。

帆影向人飞欲近,歌声随牧去还遥。

清江竹翠疑相忆,衡岳云开岂见招。

柔翰尚堪挥洒在,未应身世托渔樵。

(0)

铁骡歌

骊龙昼见钟山坳,似乘雷雨来东郊。

浑身黝漆不见毫,昂头修尾四足高。

有客告予此铁骡,元戎乘之功最多。

去年九江被贼逼,此骡一跃飞渡河。

而今元戎不出战,骡亦精神渐凋丧。

譬如英雄不见用,往往临风动惆怅。

我劝铁骡心勿悲,汝诚倜傥空所向。

元戎官贵统全师,不在将兵在将将。

一朝下令麾虎貔,金陵攻克无逾期。

捷书飞骑驰京师,舍汝不用吁其谁,汝且伏枥需良时。

(0)

后园·其二

虚籁风三面,清阴木十寻。

偶书亦退笔,自拊断纹琴。

为爱随时景,能安现在心。

方塘春草绿,休养一何深。

(0)

二月廿五日白莲岙拜先忠悯墓

为国锄奸不顾身,姚江绝学有传薪。

百年碑版沦荒土,一代封章属小臣。

山抱松声寒作雨,船穿石影绿皴人。

清门子弟多沦落,留得家风旧日贫。

(0)

冬日学舍病中作

忍饥甘作纥千雀,腰缠莫羡扬州鹤。

冷官破屋风骚骚,颂酒弦诗亦云乐。

奈何小极忽见侵,一热一寒相间作。

困眠无复纵谈豪,可惜知交尽离索。

区区微禄岂救贫,敛版低心不知作。

名争利夺纷勃溪,安得天游袪六凿。

姑吟苦语遣病魔,或者病魔能退却。

君不见古来文章胜良药,檄愈头风诗愈疟。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