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雨后对月》
《和雨后对月》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

风驱雨脚收千嶂,云捲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

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月夜的宁静与美好。首句“载酒人无顾寂寥”,以“载酒”之人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暗示诗人独自一人,或许是因为友人的缺席而感到些许寂寥,但这种寂寥并未让人沉沦,反而激发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与感受。

“秋来门巷更萧条”一句,通过“秋”字点明季节,同时“门巷”与“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秋天特有的凄清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落寞情绪。然而,这种情绪并未持续,因为接下来的两句“风驱雨脚收千嶂,云卷月轮升九霄”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风雨过后,山峦在风的驱使下变得清晰,月亮在云的卷动中逐渐升起,展现出一种动态美,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松竹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似乎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虽处困境,但仍保持高洁之志。同时,“巾车”与“弓招”则是古代行军作战的工具,这里可能寓含着诗人对未来有所期待,希望能在某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最后,“登临莫作殊乡念,乘兴时寻小石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豁达态度。他劝诫自己不要因身处异乡而感伤,而是应该乘着兴致,去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当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游李少师园十题.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其一

君家潇洒住园林,更入青山径路深。

唯有白云为得侣,祗应流水是知音。

(0)

题画卷五首·其五

秋晚黄芦断岸,江南野水连天。

日色微明鱼网,雁行飞入苍烟。

(0)

送汪仲嘉侍郎使虏分韵得待字

圣人坐明堂,洪覆等穹盖。

岁颁两玉节,前后歌出塞。

公才有廊庙,安用试专对。

要烦第一人,镇抚大荒外。

嫩寒欺别酒,微月见征旆。

遥知燕山雪,飘洒汉冠佩。

玉色照穹庐,骄子亦心醉。

要领一笑得,归来安鼎鼐。

是时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游不可迟,日日舣船待。

(0)

次韵温伯谋归

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随风片叶乡心动,过雨千峰病眼明。

一脔何须尝世味,寸田久已废吾耕。

羡君早作归欤计,屈指从今几合并。

(0)

丁未春日瓶中梅殊未开二首·其一

暖閤无人到,寒枝为我横。

情钟吹蕊破,静极觉香生。

老去魂休断,春来眼且明。

逃禅时索笑,百匝傍窗行。

(0)

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九

当筵女儿歌竹枝,一声三叠客忘归。

万里桥边有船到,绣罗衣服生光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