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沉江底。有绵绵、乱愁无数,被风吹起。
万仞重墙遮不住,不合与愁同死。
又不认、知愁何似。
该早分离还更忍,想平生、总为多情累。
重会面,不消已。当时便悟成追悔。
到今番、海枯石烂,情离貌是。
日与魂挑终冒昧,贫贱论交如此。
到不如、相交还未。■■■■■■■,忍回思、■■英华■。纨扇在,泪如洗。
白日沉江底。有绵绵、乱愁无数,被风吹起。
万仞重墙遮不住,不合与愁同死。
又不认、知愁何似。
该早分离还更忍,想平生、总为多情累。
重会面,不消已。当时便悟成追悔。
到今番、海枯石烂,情离貌是。
日与魂挑终冒昧,贫贱论交如此。
到不如、相交还未。■■■■■■■,忍回思、■■英华■。纨扇在,泪如洗。
这首词以“白日沉江底”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愁绪深重如同江底沉积的白日,暗示愁绪之浓烈。接着,“有绵绵、乱愁无数,被风吹起”进一步渲染愁绪纷扰,如同被风翻动的波澜。词人感叹即使有万仞高墙也无法阻挡这无尽的愁绪,甚至希望与之共存,但又深知这种痛苦难以承受。
“该早分离还更忍”表达出词人对过去的悔恨,如果早知今日的痛苦,当初就不应过于执着于情感。他意识到自己的多情使自己深受其累,即使重逢也无法消除内心的创伤。“不消已”三字,道出了无法愈合的痛楚。
“当时便悟成追悔”揭示了词人对过往的深深反思,而“到今番、海枯石烂,情离貌是”则强调了情感的持久和分离的残酷。接下来,词人感慨与对方的交往过于轻率,如今贫贱的境遇使这段关系更加不堪回首。
最后,“忍回思、■■英华■”可能是对逝去的美好时光或对方的才华的惋惜,但因现实的无情而无法挽回。词人以“纨扇在,泪如洗”作结,借纨扇和泪水表达了无尽的哀伤,以及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悔恨。
曲廊连苑吹笙道,重来暗尘都满。
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年华过眼。
便梅谢兰销,舞沈歌断。
露井寒蛩,为谁清夜诉幽怨。
人生乐事最少,有时得意处,光阴偏短。
树色凝红,山眉弄碧,不与朱颜相恋。临风念远。
叹蝶梦难追,鹭盟重换。一片斜阳,送人归骑晚。
一听胡笳动越吟,声潜地底气逾深。
千宫月色单于曲,万里天光魏阙心。
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
早寒时节黄昏后,更逐西风应远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