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杜》
《李杜》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子美坐同谷,太白走扶风。

虽遭仓黄急,转觉吟咏工。

首乱者群憸,贻祸及二翁。

因知漆室女,发论乃至公。

触事机难审,临危计易穷。

川原愁夕照,草木困西风。

鬼马如龙游,鬼妾如花红。

变灭不须臾,焉能保其终。

择祸莫若轻,老遁林谷中。

(0)
翻译
杜甫身居同谷,李白奔走在扶风。
尽管遭遇紧迫危机,反而觉得诗兴更浓。
纷乱之中小人得势,灾祸牵连两位长者。
由此深知漆室女子的见识,她的观点公正无私。
面对世事难以预料,身处险境对策易尽。
山河傍晚令人忧愁,草木在西风中挣扎。
鬼魅如同龙腾,鬼妾如花般娇艳。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怎能确保永远如此。
选择祸患不如轻装,老去隐居山林为好。
注释
仓黄:匆忙、急迫。
吟咏:诗歌创作。
憸:奸邪的小人。
二翁:指杜甫和李白。
漆室女:典故,比喻有远见的女子。
至公:极为公正无私。
触事:遇到事情。
临危:面临危险。
夕照:傍晚的阳光。
鬼马:形容奇特的景象或幻象。
鬼妾:比喻奇异或不祥的事物。
焉能:怎能,哪里能够。
老遁:年老隐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李杜》,以李白和杜甫两位唐代大诗人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子美(杜甫)在同谷的困境和太白(李白)在扶风的流浪,展现了他们在逆境中的诗歌创作反而更加精进。诗中提到“首乱者群憸,贻祸及二翁”,暗指二人遭遇的复杂政治环境,以及他们如何以诗论道,保持公正无私。

接下来,诗人指出世事难料,危机四伏,即使面对夕阳下的川原和西风中的草木,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他以“鬼马如龙游,鬼妾如花红”形容变化之快,强调世间万物难以长久。最后,诗人得出结论:在变幻莫测的世界里,选择轻装前行,隐居山林,或许是最明智的选择。

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引,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思考与警醒。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题采莲舟杯

攀翻叶上露,酿作杯中酒。

可能君不醉,负此掺掺手。

(0)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四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

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

(0)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其二

兰枯蕙槁不禁风,一夕吹香入殡宫。

把酒试浇桥下水,不容将恨到湘东。

(0)

泽潞即事杂诗三首·其一

自古徒兵泽潞雄,选齐尤见四州公。

堂堂气与鼙声壮,闪闪旗翻日脚红。

(0)

秋夜

卧榻铺筠簟,风檐递晚凉。

云枯涵旱气,星烂射寒芒。

钟鼓寒更永,乾坤夜色苍。

时危关百虑,低首拊空床。

(0)

赠俞山月

童奴从长耳,万风声萧骚。

归从半山路,问字良亦劳。

卧闻饥虎啸,唤醒平生豪。

前山忽涌月,始觉所见高。

颀然有远孙,载酒江湖敖。

胸中湛水镜,邂逅得所遭。

古月还相照,了不隔秋毫。

但怜露草湿,时复暮虫号。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