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四》
《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四》全文
元 / 程钜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去天万里此相遭,揽辔无功敢告劳。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

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程钜夫所作,名为《寅夫惠教游鼓山四诗细读如在屴崱杖屦间想像追和用坚重游之约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鼓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句“去天万里此相遭”,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遥远之地相遇的惊喜之情,仿佛与天际相接,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色彩。接着,“揽辔无功敢告劳”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即使在旅途中遇到困难,也不轻易言说劳苦。

“剩贮冰霜消瘴疠,尚疑风雨隔清高”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冰霜”、“瘴疠”、“风雨”等自然现象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寓意着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消除社会中的不公与苦难,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一年花事成佳荫,二月春江息怒涛”描绘了一年四季的更迭与自然景观的变化,春花烂漫,绿荫成林,二月春江水位下降,波澜不惊,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宁静和谐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细嚼公诗如橄榄,挽回尘俗入风骚”一句,以“橄榄”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歌的回味悠长,如同橄榄一般,越品越有味道。同时,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融入高雅的艺术境界,体现出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情、高尚品格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程钜夫

程钜夫
朝代:元   号:雪楼   籍贯:建昌(今江西南城)   生辰:1249年—1318年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猜你喜欢

九里路

去年九里路,乌攫人肠挂枯树。

今年九里溪,沙头白骨高复低。

人生变灭如泥土,死后犹传姜万户。

翠眉粉颊谁家儿,夜赴军前效首虏。

将军多爱恩意疏,分将吴口充包苴。

慇勤道与送行使,前日朝官多有书。

(0)

客意

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

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

(0)

延安滋戒师余初主安塞堡簿时相识也今戊子岁春被命作醮平凉偶得相会以四十三年之旧故集句以赠之

五城何迢迢,关河茫茫隔波浪。

与君别来今几时,翰林白发三千丈。

形容变尽语音存,闲思往事是前身。

四十三年如电抹,欲谈前事恐无人。

庞眉皓首无住著,臂上念珠如皎月。

架上楞严已不看,更看脚根参一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犹恐相逢是梦中。

仝是行人更分首,明朝车马各西东。

(0)

净名

山晚烟栖树,渔收鹭宿沙。

曲生初月魄,远淡满川霞。

依静家如寺,游频寺是家。

何须传大士,芰制著袈裟。

(0)

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其一

贞观款书丈二纸,不许儿奇专父美。

何为寥寥宝是似,遭乱真归火兼水。

千年谁人能继趾,不自名家殊未智。

嗟尔方来眼须洗,玉躞金题半归米。

(0)

腊梅诗

水晶欲刻鸳鸯翅,金粉私裁蛱蝶衣。

记得小楼熏被夜,梦回宫烛照横枝。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