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佚题》
《佚题》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白沙酒盏定山诗,开到黄花一半时。

莫把两翁分别看,诗肝脾是酒肝脾。

(0)
鉴赏

这首诗以酒与诗为喻,巧妙地将两者融合,展现出诗人对酒与诗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白沙酒盏定山诗”,开篇便以酒杯和山为意象,酒杯如白沙般纯净,山则代表了诗的意境深远。这里通过酒杯与山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暗示着诗与酒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共鸣。

“开到黄花一半时”,黄花在这里象征着秋天的景色,诗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里菊花盛开的画面。在秋天这个季节,菊花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成为文人墨客寄托情感的对象。此处“一半时”则可能暗指诗酒相得益彰的最佳时机,即在秋天的中段,万物成熟,人心宁静之时,正是品酒作诗的好时节。

“莫把两翁分别看,诗肝脾是酒肝脾。”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与酒之间的关系。诗人强调,诗与酒并非截然分开的事物,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如同两位老友,彼此理解,相互滋养。这里的“肝脾”比喻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即诗人的感情、思想和精神状态。诗人认为,无论是饮酒还是作诗,都能触动人心,激发情感,达到心灵的共鸣。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与诗的巧妙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热爱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题醉李太白图

汗漫鱼龙窟,消摇虎豹关。

死生浑托醉,何独夜郎还。

(0)

送周伯昂兵革后归义兴

城郭已皆非,人烟触处稀。

莫言前度事,但得一身归。

妻子全当喜,乡邻在可依。

孝侯还有庙,再拜勿歔欷。

(0)

鼓枻

兰枻鼓清流,独悲江上秋。

屈生常悃款,渔父亦迟留。

斑竹涵清泪,沧江没白鸥。

钓竿斯可寓,随意泊吾舟。

(0)

瞽妪谈命

富贵功名似梦中,人难推算理难穷。

朦胧原是先天数,更遣朦人说吉凶。

(0)

送郑文蔚之豫章访用晦王孙及方比部士功兄弟兼北上请先司马公恤典

郑生胸中富二酉,寂寞摛文嗟覆瓿。

一区自分老衡门,干谒肯向天涯走。

四十无闻?足忧,缔交我辈擅风流。

熟读离骚痛饮酒,安知吾世有穷愁。

朝指豫章向余别,言向通家心转切。

长裾岂为曳王门,授简梁园歌白雪。

君家司马昔日辖西江,谋折淮南气不降。

诏起重来持节钺,父老如云庆此邦。

郑生此行岂萧飒,豫章犹有迎徐榻。

滕王阁上感遗踪,司马风声满阊阖。

伊昔世庙登极时,纷纷议礼势相持。

司马屹然石不转,疏归岂荷圣朝知。

于时吾乡林司寇,使者交驰气辐辏。

二公垂老罢赐环,蜀人执政寝其奏。

郑生北望黄金台,一疏吁天手自裁。

臣祖先朝功未录,倘垂日月照蒿莱。

燕市酒人多屠狗,相逢系马谁家柳。

书报九重及早归,迟尔山中娱白首。

(0)

试剑石

剑术何年压九州,轻将磐石试吴钩。

镯镂不赐䲭夷子,台上何因麋鹿游。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