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芳草自天涯,倦客何须感物华。
无计可能逃世网,有心刚欲慕诗家。
将烹谁惜能鸣雁,安足翻成强画蛇。
白发渐多瞳渐翳,少年相见莫揄揶。
夕阳芳草自天涯,倦客何须感物华。
无计可能逃世网,有心刚欲慕诗家。
将烹谁惜能鸣雁,安足翻成强画蛇。
白发渐多瞳渐翳,少年相见莫揄揶。
这首诗《寓意》由宋代诗人吕陶所作,通过描绘夕阳、芳草、倦客等意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夕阳芳草自天涯,倦客何须感物华。”以夕阳与芳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同时也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人以“倦客”自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感慨,并且指出无需因外界的美好而感伤,暗示了对人生应保持豁达态度的思考。
颔联“无计可能逃世网,有心刚欲慕诗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对文学艺术的向往。诗人认为无法逃脱世俗的束缚,但内心渴望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寻求精神的解脱,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颈联“将烹谁惜能鸣雁,安足翻成强画蛇。”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即将被烹煮的雁,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同时,以“强画蛇”讽刺那些徒增烦恼的行为,强调了在困境中保持自我、不盲目追求的智慧。
尾联“白发渐多瞳渐翳,少年相见莫揄揶。”诗人感叹岁月无情,白发增多,视力衰退,预示着年华老去。最后劝诫年轻时相逢的朋友,不要过于苛责或轻视他人,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性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情、人性的关怀。
盛夏临北窗,长松聊偃息。
巑岏结层霄,当窗来秀色。
诸峰□吐吞,列嶂竞出没。
岛屿间楼台,蔽亏炎曦匿。
我欲驾赤虬,凭虚纵盒陟。
须臾熏风来,长空净如拭。
固知陵与谷,变态亦倏忽。
此道夲岩阿,浮云乃长物。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
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
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
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