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
《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全文
明 / 吴国伦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共怜星是使,况乃玉为堂。

江汉环宗国,风云护帝乡。

居人思过沛,太史复浮湘。

地险东南胜,藩盟带砺长。

晴山开绛节,高浪出牙樯。

六傅中原路,双锋北斗㫄。

缄书如有意,归雁自衡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姜太史出使楚王的壮丽场景,充满了对忠诚与使命的颂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以古代君主分赐桐叶给文臣,比喻姜太史作为使者的重要身份,同时“柏梁”则象征着文治武功的辉煌成就,暗示姜太史此行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共怜星是使,况乃玉为堂”,将姜太史比作星辰,寓意其光明正大、指引方向,而“玉为堂”则象征着尊贵与纯洁,表达了对姜太史高尚品德的赞美。

“江汉环宗国,风云护帝乡”,描绘了姜太史出使途中的壮阔景象,江河环绕,风云相伴,既体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也暗喻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全。

“居人思过沛,太史复浮湘”,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姜太史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预示了此行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地险东南胜,藩盟带砺长”,强调了出使之地的重要性与挑战性,以及姜太史在此特殊地理环境下的使命与责任。

“晴山开绛节,高浪出牙樯”,以自然景观的壮美,象征姜太史出使时的气魄与决心,同时也预示着此行将取得成功。

“六傅中原路,双锋北斗㫄”,进一步强调了姜太史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他所代表的正义与力量。

“缄书如有意,归雁自衡阳”,以书信与归雁为喻,表达了对姜太史此行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姜太史出使楚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风采与使命,也蕴含了对忠诚、荣誉、历史传承与未来希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吴国伦
朝代:明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猜你喜欢

途中八绝·其七

家藏三略已烟消,勋业谁当比汉朝。

遥忆仙人遗履处,几回翘首望圯桥。

(0)

游南池用杜韵

地扼全齐要,门通万里船。

临流荫高柳,隔水听鸣蝉。

荇带拖残雨,莲衣落暮天。

何人继芳躅,开径扫花毡。

(0)

游海淀题石上

棱棱碧山骨,奇与巧兼擅。

似经鬼斧斫,谁遣神鞭转。

主人国柱石,搜罗置亭院。

岩壑相蔽亏,峰峦互隐现。

云生莲势动,雨过苔文绚。

既藏宛委篇,亦竖韩陵片。

铿铿流赋响,铮铮答歌串。

生成补天物,五色不待鍊。

岫幌昼常开,磴道时独践。

会当逐灵槎,言归天汉畔。

岁旱望为霖,好作零陵燕。

(0)

夜酌方圣羽于石巢诗以勉之·其一

客自蒋山至,吴门夙有名。

为文卑俗尚,持议近人情。

烛烬开帘雪,鸡啼落月声。

丈夫姑用世,恩怨莫分明。

(0)

夏口

数骑罗阳出,来日长荻林。

从来无远游,安知山水音。

陵谷几迁变,方能成古今。

驱驰过夏口,涯缺江流侵。

落日水归东,行行不可寻。

慷慨复何益,且活百年心。

(0)

余十年仅一过邑城兹来止宿毛氏武山别业倚县西堞最高处菁葱峭茜竹柏交响早夕登眺娱极视听感使君之风义喜故人之交亲意之所之辄复染翰·其二

孽烟登奇崖,飞步历危磴。

不图城郭中,而能具幽胜。

当轩绿万重,入户云气迸。

罨画垂长萝,石瘦松不劲。

木棉老作花,淩晨坠苔径。

亲串时过从,屐齿时相应。

远峰如佳人,靓服天为镜。

明妆翠欲浮,轻黛遥堪赠。

佳人与良朋,废一则两病。

我来几何时,胜事乃能并。

老僧世外情,深夜一声磬。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