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交冬杪,凭萧萧飒飒,似将秋作。
几阵飘来斜复整,乱扑小窗灯火。
风紧云凄,天低月黑,旅梦如何度。
听残宵柝,披衣还起愁坐。
见说故里兵戈,他乡鼙鼓,处处烽烟阻。
不定行踪萍泛水,琐尾吟成谁和。
老逼人来,饥驱儿去,只剩凄惶我。
仰天而叹,泪花和雨飞坠。
已交冬杪,凭萧萧飒飒,似将秋作。
几阵飘来斜复整,乱扑小窗灯火。
风紧云凄,天低月黑,旅梦如何度。
听残宵柝,披衣还起愁坐。
见说故里兵戈,他乡鼙鼓,处处烽烟阻。
不定行踪萍泛水,琐尾吟成谁和。
老逼人来,饥驱儿去,只剩凄惶我。
仰天而叹,泪花和雨飞坠。
这首《百字令》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交加、战乱四起的环境中,独自一人在雨夜灯下,愁绪满腹,思绪万千的情景。开篇“已交冬杪,凭萧萧飒飒,似将秋作”,以冬末的寒风,比喻内心的凄凉与不安,仿佛秋天的悲凉并未离去。接着“几阵飘来斜复整,乱扑小窗灯火”描绘了风中飘落的雨点,如同扰乱人心的纷扰,四处乱撞,难以平静。
“风紧云凄,天低月黑,旅梦如何度”三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与内心的孤独,风紧云密,月色暗淡,连梦都难以安放。接下来“听残宵柝,披衣还起愁坐”则展现了作者在深夜中无法入眠,只能披衣起身,愁眉不展,内心充满忧虑。
“见说故里兵戈,他乡鼙鼓,处处烽烟阻”几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无论家乡还是异乡,都笼罩在战火之中,道路阻断,亲人离散。接下来“不定行踪萍泛水,琐尾吟成谁和”表达了作者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如同浮萍随波逐流,无人能理解或共鸣他的忧伤。
最后,“老逼人来,饥驱儿去,只剩凄惶我”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年华老去,饥饿驱使着孩子们外出谋生,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自己。而“仰天而叹,泪花和雨飞坠”则是对命运的无力抗争,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泪水与雨水交织,共同诉说着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无助与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