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尚想霓旌千骑,依约入云歌吹,屈指几经秋。叹息繁华地,兴废两悠悠。
登临处,乔木老,大江流。书生报国无地,空白九分头。一夜寒生关塞,万里云埋陵阙,耿耿恨难休。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这首宋词《水调歌头·其六·定王台》是袁去华所作,以定王台为背景,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个人感慨。开篇描绘了定王台雄伟的地理位置,曾经是楚地湘州的重要象征,台上的台殿历经岁月,只剩危基,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诗人追忆起古代君王的盛况,霓旌、千骑、云歌吹,都展现出当时的辉煌。
接下来,诗人感叹时间流转,屈指数算已过多少春秋,繁华之地如今兴衰无常,令人唏嘘不已。登高远眺,见乔木苍老,大江东流,寓言世事如梦,人事代谢。
词人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无奈,感到内心充满遗憾,仿佛一夜寒意侵袭边塞,万里陵墓被云雾遮蔽,这种深沉的悲愤难以平息。最后,他在霜风中徘徊,夕阳映照下的凄凉景象更增添了他无尽的愁绪。
总的来说,此词通过定王台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的深深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万人遮道,拨不断、争挽房湖逐客。
臣罪既盈应九死,全荷君王矜恻。
况是当年,曾将愚技,十字街头立。
恩波浩荡,孤忠未报涓滴。
世事应若穿杨,一弦不到,前发皆虚的。
自判此生元有分,不管筮违龟食。
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无入非吾得。
倚湖一笑,夜深群动皆息。
良知谁不有,靡究复靡届。
寸心日月明,万里天地解。
握机洞消长,观物了成坏。
推行济四海,小试未为隘。
姓名既转闻,正恐世网挂。
相期久远看,力与支末派。
建立天地心,透彻义利界。
即兹奉君寿,行矣良自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