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陇坻天西壁,御史严行八十驿。
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
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
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
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
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
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
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
归与空腹贮昆崙,从此南风谈禹画。
河湟陇坻天西壁,御史严行八十驿。
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
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
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
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
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
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
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
归与空腹贮昆崙,从此南风谈禹画。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所作的《送马伯庸御史出使河陇》诗,描绘了马伯庸御史出使边疆的情景,充满了对国家治理和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
首句“河湟陇坻天西壁”,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边疆之地的险峻与辽远。接着“御史严行八十驿”点明了马伯庸御史出使的庄严与艰辛,八十驿的行程,不仅考验着他的体能,更考验着他的意志。
“风惊大卤幕初乾,雪重穹庐寒未释”两句,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出使途中的艰难与挑战。风声呼啸,大帐初干;雪重如山,寒冷未消,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的恶劣气候条件。
“入关先见父老喜,出节始通氓隶逆”描绘了马伯庸御史到达边疆后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同时也预示了他将面临的复杂局面。父老的喜悦,意味着边疆百姓对朝廷使者充满期待;而“氓隶逆”则暗示了边疆地区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鲸鲵既戮海为清,蜂虿虽微尾含螫”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清除边疆隐患的决心。鲸鲵象征大敌,被清除后海清;蜂虿虽小,但其尾含毒,需谨慎对待。
“急宣圣德慰荒遐,尽洗民痍转疲剧”强调了马伯庸御史此行的重要使命——传达圣上的仁德,安抚边疆,改善民生,解决边疆地区的疾苦。
“当今至尊御疆宇,坐朝法宫受图籍”描绘了皇帝坐镇朝堂,接受边疆地图,体现了国家对边疆的重视与管理。
“晖晖阳曜烛天垠,殷殷春雷行地脉”以阳光与春雷象征国家政策的温暖与活力,寓意边疆治理将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周公方宏治外规,汲黯岂负居中责”引用历史典故,赞扬马伯庸御史应像周公与汲黯一样,既有治理边疆的大局观,又有居中协调的责任感。
“固谓真儒识边琐,径烦拂士迂朝迹”表达了对马伯庸御史作为“真儒”的期待,认为他能够深入边疆,了解边疆事务的细微之处,并为此奔波。
“可能高戴触邪冠,不使横飞征蜀檄”鼓励马伯庸御史在边疆治理中保持正直,避免不必要的纷争与冲突。
最后,“君行万里从此始,人生百年俱有役”表达了对马伯庸御史出使边疆的祝福与期待,认为这是一次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经历。
“副藏待子马迁书,重赠惭余绕朝策”提到期待马伯庸御史能留下历史记载,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与期待。
“归与空腹贮昆仑,从此南风谈禹画”预想马伯庸御史归来时,内心充实,满载边疆的知识与经验,未来可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生动,不仅描绘了马伯庸御史出使边疆的壮丽场景,也蕴含了对国家治理、边防安全以及个人使命的深刻思考。
稽首释迦文,善逝天人师。
缘终示寂灭,无量舍利子。
悉建窣堵波,天人共瞻礼。
像法住世间,化导诸有情。
亦示大神变,摄伏不信者。
璀璨真金色,清净妙宝珠。
即彼土木中,现此希奇事。
有来瞻礼者,随取即与之。
既与出愈多,不可为量数。
当观舍利子,及此金色珠。
坚固与虚脆,无异无差别。
佛子具智慧,悉发敬信心。
勇猛勿复疑,归依无上道。
绣衣将命七闽中,揽辔褰帏迈古风。
怀抱坦然推厚德,平反多处剩阴功。
却持汉节朝天陛,未许瓯民借寇公。
簪笔行趋青琐闼,携家去指水晶宫。
风吹烟浪莼鲈熟,日照霜林橘柚红。
若到东吴见知旧,为言多病一衰翁。
盖世文章妙语言,谁令骨相似虞翻。
玉堂大手空遗迹,海岛幽栖有断垣。
仙去公宁怀此土,生还我亦荷宽恩。
龙虬满纸疑飞动,尚想挥毫气象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