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东莱吕先生·其六》
《哭东莱吕先生·其六》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

诗书窥梗槩,耳目竟烦昏。

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

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

(0)
注释
镜曲:形容道路曲折。
杖:拐杖。
京都: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长安或洛阳。
再及门:再次来到城门。
诗书:泛指书籍,尤其是儒家经典。
窥梗槩:大致了解,粗略把握。
耳目:耳朵和眼睛,代指感官。
竟烦昏:感到极度疲劳和困惑。
怊怅:惆怅,失落。
身何极:身体何处可去,前途无望。
蹉跎:光阴虚度,岁月流逝。
长途:长距离的旅程。
风雨晦:风雨交加,天色阴暗。
十驾:驾车十天,比喻长时间努力。
謇追奔:坚定地追赶奔跑的人。
翻译
再次手持拐杖,回到京都城门。
研读诗书略知大意,但身心疲惫。
心中惆怅,不知前途何方,时光流逝却壮志犹在。
长途跋涉风雨交加,我决心坚定地追赶目标。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哭东莱吕先生(其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吕公伸的怀念之情和悲痛之意。

镜曲重携杖,京都再及门。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手持拐杖,走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再次到达京城的门前。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幽独的情境。

诗书窥梗槩,耳目竟烦昏。

这一句表明诗人在阅读诗书时,感觉眼睛和耳朵都变得模糊不清,如同被尘埃蒙蔽一般。这里“梗槩”指的是古代藏书的架子,“窥”则是偷看或隐约看到的意思。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困惑与迷茫。

怊怅身何极,蹉跎意独存。

“怊怅”形容心情的沉重和悲伤,“蹉跎”则有徘徊不前的意味。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失去亲友后的无尽哀伤,以及内心深处对往事的独自回味。

长途风雨晦,十驾謇追奔。

这一句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长途景象,“十驾”指的是十辆车马,“謇”则是言语不清晰或行动迟缓的样子。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故人的追忆和急切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在风雨交加、路途遥远的背景下,诗人手持拐杖,徘徊在故人的旧地,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迷茫。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台江杂咏·其十一

柑子甜过橘柚瓤,西瓜亢日得新尝。

因耽蕉果能清肺,酷爱番榴是别肠。

辨味谁能输荔子,解饥人只食槟榔。

西方移得波罗蜜,又种菩提间佛桑。

(0)

留别马明经掌教

绛帷家学绍裘弓,师表来从自海东。

几度藻芹滋化雨,一蹊桃李醉春风。

莫忘治事分斋法,须记穷经按日功。

明月满船辞海国,慇勤不尽话匆匆。

(0)

八景诗

曲港潮回碧水澄,蛋船傍晚上渔灯。

千樯影射波光动,一抹烟含暮霭凝。

历落疏星明复暗,朦胧萤火灭还增。

更添红蓼白蘋岸,风景依稀似武陵。

(0)

力力社

力力谁为力,何年野社开。

新篱多曲折,古径自迂回。

鸟属他乡异,笳声此地哀。

闽南烟瘴路,疏凿忆从来。

(0)

舆诵篇·其三

日出榑桑第一州,吟鞭到处许勾留。

虚堂镜影陈良翰,似水臣心郑子游。

夹道青旗杨柳驿,半轮卿月海天秋。

汉家遗迹燕山在,珍重铭勋笔力遒。

(0)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其八十

新鹂几日啭高枝,碧蔓纠缠绕架垂。

细雨斜风寒食过,四英含蕊正离离。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