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奠修彝礼,斋诚致吉蠲。
普天同日祀,圣道几人传。
穷厄当时教,雅崇万世贤。
蒙然如可寤,朝夕在拳拳。
舍奠修彝礼,斋诚致吉蠲。
普天同日祀,圣道几人传。
穷厄当时教,雅崇万世贤。
蒙然如可寤,朝夕在拳拳。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释奠庙中作》。诗中描绘了在释奠庙中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崇敬与传承的渴望。
首句“舍奠修彝礼,斋诚致吉蠲”,描述了在释奠庙中举行的祭祀仪式,通过虔诚的斋戒,以求得吉祥和清净。这里“彝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制度,“斋诚”则是指内心的恭敬与诚意。
接着“普天同日祀,圣道几人传”,表达了对圣贤之道的普遍推崇,希望这种智慧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承。这里的“普天同日祀”意味着这一天,整个天下都在共同祭祀,象征着对圣贤精神的广泛认同。
“穷厄当时教,雅崇万世贤”,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圣贤之教在艰难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即使在困苦之时,圣贤的教诲也如同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而这些教诲将被永远尊崇,影响着千秋万代。
最后“蒙然如可寤,朝夕在拳拳”,表达了诗人对于圣贤之道的理解与追求,仿佛在冥想中领悟到了真谛,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和实践。这里的“寤”意为醒悟,而“拳拳”则形容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深深敬仰和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活动的庄严场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传承和实践这些智慧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老翁梦携东海来,袖中犹带鸿濛胎。
天蓬亭下一点缀,歘然散作三蓬莱。
中峰耸拔极天巧,旁有三峰更奇峭。
苏家父子俱下风,勾曲三茅犹老草。
层峦起伏意不穷,更从奇处著两松。
云烟几笔天几峰,天然李白金芙蓉。
老翁此手无他妙,能将松石供谈笑。
王维马远绝古今,老笔虽工犹未到。
老翁老翁须天生,前身只是松石精。
呵呵一醉白云里,笑将松石呼翁名。
老翁谓我假松石,但呼周礼名自实。
呜呼老翁言最直,乾坤梦幻人岂识。
狂夫此语休过劈,老翁作山假与真,我且向翁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