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能游必慧人,泪垂红烛意堪亲。
纸窗窄槛通新月,细蕊疏花验小春。
戏掐枣膏添麝火,暗拈瓜子记杯巡。
相思怨绝诗难写,却爱弹丝诉得真。
清夜能游必慧人,泪垂红烛意堪亲。
纸窗窄槛通新月,细蕊疏花验小春。
戏掐枣膏添麝火,暗拈瓜子记杯巡。
相思怨绝诗难写,却爱弹丝诉得真。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续游十二首(其十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情趣的夜晚景象。首句“清夜能游必慧人”,暗示了主人公深夜出游的不凡气质,可能是个聪明且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接下来的“泪垂红烛意堪亲”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泪水滴落在红烛上,仿佛与烛光产生了亲近的情感交流。
“纸窗窄槛通新月”描绘了窗外纸制的窗户和狭窄的栏杆,透出明亮的新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蕊疏花验小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春天虽未浓烈,但细微的花朵已开始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戏掐枣膏添麝火”描绘了诗人细致的动作,他在游戏中轻轻掐取枣膏,点燃带有麝香的蜡烛,这一细节流露出他的闲适和雅致。而“暗拈瓜子记杯巡”则记录下他默默品尝瓜子,留意杯盏间的流转,体现了他的专注和品味。
最后两句“相思怨绝诗难写,却爱弹丝诉得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即使诗歌难以完全表达这种情感,但他更愿意通过音乐,尤其是弹奏弦乐来传达那份真挚的感情,因为音乐更能直接触动人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清夜中的微妙心境,展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彦古侍郎七世孙,姓吴名重元隐沦。
伪吴窃据党朱定,借粮不许族重门。
一妾携雏出远匿,返取嫡子刃已吞。
孤儿八岁天所存,老渔拯此芦中人。
云亭日暮遇重婿,相对涕泗交沾巾。
存孤济险阴佑耳,琼弁之报何足论。
孤儿曰远从婿姓,五子其四仍归根。
以死抗逆古壮士,义烈自足启后昆。
妾张渔顾婿姓陈,至今轶事传伞墩。
逆旅多烦忧,相思溯畴曩。
忆自避兵初,出门何惘惘。
一唱相逢行,此乐非意想。
投分略年义,雄谈日抵掌。
同续兰亭诗,更打秦淮桨。
好山必共看,佳句亦同赏。
人方羡攀嵇,我颇惭说项。
何期天末风,吹散浮萍两。
惟馀今昔怀,感旧增怅怏。
良觌不可常,流光付歘恍。
所以南皮游,悲来叹乐往。